总机电话:010-64522026   编辑部:010-62178764   邮发代码:82-418   刊号:ISSN1671-4350   定价:16.00

指导设计,让创意成为现实——当综合实践活动与创意物化相遇之时

佴慧莉/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第一中心小学

2018-07/总第268期

阅读数13

2017年10月,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分为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还列举了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和职业体验4种主要活动方式,其中创意物化和设计制作都是第1次提出。

所谓创意物化,在小学阶段就是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初步掌握手工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技能;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并制作有一定创意的数字作品。运用常见、简单的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于学习和生活。

所谓设计制作,就是指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工艺(包括信息技术)进行设计,并动手操作,将自己的创意、方案付诸现实,转化为物品或作品的过程,如动漫制作、编程、陶艺创作等,它注重提高学生的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动手操作能力等。

由此不难看出,创意物化强调了动手操作实践的重要性,而实现这个目标,不仅需要设计制作这一活动方式的支持,还需要综合运用数学、科学、美术等学科知识,使学生在学以致用的设计与制作中,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切实提高实践能力。创意物化这一课程目标的出现,为我们一线教师如何上好这门具有“纲明、本宽”特点的课程打开了新局面。下面,笔者根据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蚕之家”谈一谈自己如何达成创意物化这一目标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中国科教工作者协会会员专属文章,请去中国科教工作者协会官网后登录继续阅读
您也可以 | 已有0人付费

以下平台可使用同一账号密码登录,点击开始同步密码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