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机电话:010-64522026   编辑部:010-62178764   邮发代码:82-418   刊号:ISSN1671-4350   定价:16.00

网文撷英

12月网文撷英

2018-12/总第273期

阅读数0

本栏目内容均取自互联网,旨在让读者了解当前国内外有关科技教育的发展方向。栏目编辑将尽可能选取来自知名网站的链接,但互联网规模庞大、变化快速,我们无法保证这些链接今后不含非法内容,敬请读者提高防范、辨识意识。

观   点

陪孩子写作业,正确的心态与方法最重要

2018-11-18蒲公英评论网

http://pgy.voice.edu.cn/user/ply_detail.html?docid=513731376843853824

孩子成长过程中,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尊重学习规律,这是我们家长首先应该做到的。面对全新的作业,孩子可能会不会做,可能会做错。需要家长知道的是,犯错与改错的过程是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学习,家长大可不必求全责备。


面向未来的教育,本质不在教学媒介而在教育理念

2018-11-22蒲公英评论网

http://pgy.voice.edu.cn/rp/rp_detail.html?docid=514032589133058048

现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的教学实践,看似如火如荼,实则引人担忧,它披上了一件“面向未来”的外衣,让人无法置喙。殊不知只有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才能让他们面对未来各种新颖的技术时不至于手忙脚乱,因为学习力才能够真正地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无论在什么时候,它都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未来学校2.0概念框架

2018-11-24中国教育报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8-11/24/content_509455.htm?div=-1

未来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精神家园。在课堂革命的推动下,未来的课堂将会成为一个充满生产力和创造力的学习空间,学生可以主动发展他们在未来从事工作所需的能力,而教师更多是学习的支持者和促进者。


父母是孩子的首席教养者

2018-12-10中国教育报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8-12/10/content_510370.htm?div=-1

对学校、教师而言,学校教育无论如何发展,都离不开与家庭教育的紧密结合,而且家庭教育的作用会越来越大。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个生动的比喻:“社会教育是从家庭开始的。家庭教育好比植物的根苗,根苗茁壮才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而家庭教育是一门培养人的科学。”


思   考

教育大师从何处来?

2018-11-14蒲公英评论网

http://pgy.voice.edu.cn/user/ply_detail.html?docid=512154664196640768

教育之安静不在于外界到底如何,而在于教育者到底有没有保持静谧之心。真正伟大的教育需要睿智的人敢于放下功名利禄,多学习反思,尽可能让每个孩子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步,进而培养心智健全之人,才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进步。


“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学习新形态

2018-11-15中国教育报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8-11/15/content_508953.htm?div=-1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深度发展,诞生了一个容纳了科技、教学法和变革知识的极度空间,整合了科技与教育的学习新形态相继呈现。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学习新形态尤为强调科技的力量,通过新兴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促使学习时空由单维走向多维,形成交互合作的学习共同体;在学习共同体中,尤为注重学习者个体的学习体验、突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并通过智慧教学提升学习效率。


网络空间: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主阵地

2018-11-17中国教育报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8-11/17/content_509024.htm?div=-1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实施“网络学习空间覆盖行动”,实现“人人用空间”。期望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以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促进教育信息化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的高阶演进,实现基于空间的教与学、教学管理、教育治理的常态化,使空间成为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有效载体,进一步提升教育信息化服务教学与管理的能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能力。


深度学习促进课堂变革

2018-12-06 中国教育报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8-12/06/content_510203.htm?div=-1

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在学科本质和学生学习的理解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深度学习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基于学科核心内容提炼学习主题,实现少量主题的深度覆盖;基于核心内容本质与学情分析,确定以学科高阶思维为重点的教学目标;创设针对性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组织多样化的深度探究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异  域  传  真

科学步入正轨

2018-11-01教育世界网站

https://www.educationworld.com/teachers/science-steps-next-generation-science-standards

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于2013年推出,现已被19个州采用,另有19个州批准了相似的内容,重点关注学生通过实践项目和实验学习科学,并评估他们收集和研究的信息。实施5年来,NGSS已经产生了影响,引发了科学教育领域调整。美国科学教师协会主席Christine Royce表示,学生需要坚实的科学基础才能运用概念和技能解决问题。教师可能会发现他们的教室更“吵闹”,因为学生将更多时间用于主动学习、团体工作和接受教师间接的指导。这是科学教育的重大转变。


不插电的科学

2018-11-13学校新闻网

https://www.schoolnewsnetwork.org/2018/11/13/science-unplugged/

美国怀俄明州7年级学生上学年开始使用对应NGSS的MiSTAR(密歇根科学教学和评估改革项目)课程作为科学课试点项目。这套全新的课程没有教科书,依靠网络、笔记本电脑、记录本和实验,词汇是通过将其嵌入讨论教授的,而不是列出定义和列表要求记忆。在一个学习单元中,学生尝试通过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解决能源问题。他们设计制作了风车、水车和发电机,在不挂接外部能源的情况下保持照明。在制作这些设备并了解其工作原理的过程中,他们学习了电力、水电、能量转换、势能和动能等概念。在另一课中,学生围绕热能和建筑材料的生命周期开展学习,制造了电磁铁,并参观了滑板公园,探索如何帮助滑冰者提速。


博物馆和科学机构携手让科学走近公众

2018-11-19科学美国人网站

https://blogs.scientificamerican.com/voices/learning-about-science-is-a-human-right/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1月10日宣布,2018年世界和平与发展科学日的主题为“科学是一项人权”。世界各地的科学中心和科学博物馆联手举办学习活动,突出科学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强调科学独特的影响力。在美国休斯敦太空中心,游客与100 000英尺高的气象气球任务进行互动。印度北孟加拉科学中心举办了关于清洁水的讲座,并开展了有关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主题的活动。在意大利罗马儿童博物馆,游客们探索菜园并进行了实验。全球每年超过1.2亿人次访问科学中心和博物馆。这些场所提供高质量的科学实践和21世纪技能发展活动,培训教师并制定有效的课程,成为课堂正规教育的加强和补充。


在STEM学习中培养批判性思维技能

2018-11-26今日帕萨迪纳网站

http://www.pasadenanow.com/pasadenaschools/developing-critical-thinking-skills-through-stem/#.XACrMmch2Ul

批判性思维涉及分析、评估和综合的高阶技能,要求学习者思想独立,考虑他人的观点和具有创造力。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今天的学生需要作好准备,掌握理解、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应对目前尚未出现的未知问题。优秀的STEM课程为学生提供了“现实世界”中的探索环境,教师更多地作为指导而不是持有现成答案的专家,鼓励学生提出和探索自己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将其付诸实践,并能够对其进行评估。STEM还整合了不同的学科领域,更好地反映了现实世界的情况,并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这也意味着他们以综合的方式学习如何使用技术进一步理解和应用。高质量的课外学习项目是批判性思维技能蓬勃发展的理想场所,鼓励学生公开讨论、假设和实验,让他们在支持性的低压环境中更加放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调   查

父母包办会导致孩子缺乏主见

2018-11-29 中国青年报

http://zqb.cyol.com/html/2018-11/29/nw.D110000zgqnb_20181129_2-07.htm

父母包办孩子个人事务,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 014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8.9%的受访者认为孩子会因此缺乏主见,55.5%的受访者认为孩子会因此变得优柔寡断,51.0%的受访者认为会滋长孩子的懒惰和依赖性。其他影响还有:不利于孩子形成独立自主的人格(48.4%),导致孩子责任感的缺失(43.1%),剥夺孩子自我成长的权利(32.9%),没有让孩子做自己真正想做的(21.5%)等。  


以下平台可使用同一账号密码登录,点击开始同步密码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