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机电话:010-64522026   编辑部:010-62178764   邮发代码:82-418   刊号:ISSN1671-4350   定价:16.00

[教师也创客]拆解法:学科学像解谜一样有趣

陈 染/科技学堂

2020-05/总第290期

阅读数18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讲过一个著名的故事:有一位父亲买了块昂贵的金表,刚买回来没多久,就被他5岁的孩子拆坏了,父亲怒不可遏,将孩子狠狠地揍了一顿,后来,这位父亲把事情告诉陶行知的时候,陶行知打趣地说,中国的爱迪生就被你打没了。确实,像福特、爱迪生等伟大的发明家小时候都有拆解东西的经历。拆东西是孩子好奇心的体现,孩子看到手表嘀嗒嘀嗒地转动,好奇表里到底有什么,就会想办法把它拆开一探究竟。许多家长也有相似的烦恼,有时候我们给孩子的玩具买回家没多久就被拆得支离破碎,有的家长会为此责骂孩子,这种行为会很大地打击孩子的好奇心和学习积极性。

作为科技教师,我们可以将“拆解玩具”为主题开展创客活动。学生喜欢玩具,很多玩具还蕴含了不少有趣的科学原理,值得我们探究。当然,拆解的对象也不一定是玩具,其他合适的常见物品也是可以的。

科技学堂的STEM云教研“拆玩具,学科学”活动从整体上看是一个“编码—解码”的过程。我们选择的玩具便是一个“编码”的过程,玩具就像一个包装巧妙的谜题,学生在玩具拆解的过程中完成对科学原理的“解码”,找到这个谜题的答案。在解码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不断进行猜测和解答,逐步理解我们所要传达的科学原理,这就是学生建构起自己知识的过程。

从流程上看,我们可以将“拆玩具,学科学”分为“体验与观察”“拆解与研究”和“分享与展示”3个环节。在体验与观察环节,学生需要充分了解和体验玩具的玩法,在未拆开玩具的前提下,观察外露的玩具结构,猜想玩具的工作原理;在拆解与研究环节,学生拆开玩具,研究玩具的工作原理,验证或修改自己在体验与观察环节提出的猜想;在分享与展示环节,学生总结这节课程所学到的知识,通过各种方式展示并向他人分享自己在课程中学到的知识,教师通过成果评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收获。

什么样的玩具适合“拆玩具,学科学”的活动呢?我们可以遵循几个简单的原则:

●  玩具的难度要适中,不能一眼就看穿原理,也不能拆解之后还搞不清原理;

●  玩具的零件数量不要太多,能够直观表现2〜3个物理现象即可;

●  玩具安全性好,价格低廉。

除了这些必要的条件外,教师和学生熟悉的玩具更适合作为开展活动的材料。在STEM云教研活动的讨论中,我们选择了大多数教师和学生都玩过的铁皮青蛙作为拆解的内容。


中国科教工作者协会会员专属文章,

以下平台可使用同一账号密码登录,点击开始同步密码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