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机电话:010-64522026   编辑部:010-62178764   邮发代码:82-418   刊号:ISSN1671-4350   定价:16.00

[专题]加强顶层设计 创新科普形式 推动交流合作 提供教学支持 ——对我国航天科普活动的启示及建议

王晓萌 李水奎 王翠玉 张 奇/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

2020-06/总第291期

阅读数10

通过较为宏观地整理分析世界主要国家及地区青少年航天科普活动情况和较为详细地对太空授课、航天STEM教育、空间站科普活动、航天科普体验营4类案例进行分析比较,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科普特点、活动亮点和比较优势等,进一步归纳梳理了研究启示,即我国青少年航天科普活动下一步发展的方向建议。


加强顶层设计、人员保障和政策规划

纳入规划,增加投入

从航天科普教育的战略定位上,美国、欧盟、日本已形成较为明确的规划设计,其中,美国是所有国家中最为明确的。NASA不仅国家航天管理机构,也是国家级的航天科学普及机构。我国也应尝试将科普教育作为航天事业发展的一大使命,把吸引和启迪青少年、提升公众对航天科学的认知作为我国航天科技发展水平的指标,将航天科普教育列入战略目标,作为我国航天科技发展规划的一部分,并增加固定经费的投入支持。

确定体系化、常态化的航天科普组织架构,增加航天资源的开放程度

针对当前我国航天科普组织机构多、市场混杂、活动同质化的情况,应当从国家层面倡导建立组织机构完善、贯穿各层级、职责明确的航天科普组织架构,以政府为主导确定科普教育战略方向、标准、原则,科研单位与教育部门、科普组织、基金会、企业、学会社团等共同开发科普教育资源,开展科普活动,明确各单位的职责,鼓励具有各部门特色的活动,形成合力。同时适当增加我国航天资源的开放程度,增进公众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了解,也可成为青少年航天科普的重要资源和依据。如将我国在航天探索过程中取得的图片、视频资料通过官方渠道进行发布,推动我国航天设计从只完成自身任务目标向兼顾展示与科普需求转变。

加强航天科普队伍建设和人员保障

相比NASA、欧洲航天局的航天专家与青少年共同进行科研项目,我国航天专家参与科普的热情还不足,最大原因是航天科普并未纳入我国航天科技发展的顶层设计。建议尝试将科普教育作为航天科研的目标之一,鼓励航天科技工作者参与航天科技的普及和推广,为提高全民航天科学素质服务。团结和组织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与中小学加强联系,扩大航天科普志愿者团队。


中国科教工作者协会会员专属文章,

以下平台可使用同一账号密码登录,点击开始同步密码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