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机电话:010-64522026   编辑部:010-62178764   邮发代码:82-418   刊号:ISSN1671-4350   定价:16.00

[历史上的丝路科技]热衷于中国植物的英国商人——布雷克

陈 巍

2020-06/总第291期

阅读数1

1583821323(1).png

在科学史上,18—19世纪是博物学蓬勃发展的时代,博物学是人类通过对动物、植物、矿物、生态系统进行宏观层面的观察、描述、分类,与大自然打交道的一门古老学问。在当时世界科学中心的英国,博物学吸引着社会大众关注和参与科学文化活动。另一方面,伴随着英帝国向全球伸出触角,博物学也成为世界各地自然信息向英国流动的管道。通常看来,帝国主义常与血腥、野心、掠夺等形容词联系在一起,但以博物学为代表的科学知识的跨文化交流,又为我们展现出文化间互动中好奇、理性和善意的一面。近代许多来到东方的西方人,在拥有航海家、商人、军人等职业的同时,也业余从事科学活动,约翰·布拉德比·布雷克(1745—1773)就是其中一位。

约翰·布雷克肖像.jpg

约翰·布雷克肖像


植物商人

1768年9月初,伦敦富商约翰·海德在家接待了一对父子,其中父亲是东印度公司的资深船长,年轻的儿子则子承父业,担任货监,刚从第一次到广州的航行返回。他们带来的是一些图画,上面准确绘出了植物从播种到结籽各个阶段的模样,以及植物的中文名称,显然这些植物都来自于中国。

海德对这类绘画并不陌生,中国庭院错落跌宕的美学正风靡于英国,不久前皇家园林邱园里还新建了一座引人注目的中式宝塔。从东方进口的卷轴、瓷器等工艺品上绘制的菊花、茶花及牡丹等中国花卉,则更是激起英国绅士们的好奇心。他们的胃口随着东印度公司商船带回的新品种而被吊得越来越高,而新奇的东方物种正在成为一项有利可图的生意。

海德或许知道,面前这位年轻人约翰·布雷克在8年前,也就是15岁时,就曾向皇家文艺制造商业学会提交过一份从中国进口有用植物种子的方案,当时他还附上了91幅家藏绘图供人参考。随后他在大英博物馆观察了更多来自中国的植物标本,还得到一位熟悉植物分类学的瑞典科学家丹尼尔·索兰德亦师亦兄般的帮助,这为他后来的广州之旅打下坚实的植物学基础。

布雷克称,他很快即将返回广州,如果海德对所展示的哪种植物感兴趣,他可以帮助搞到相应的种子。作为东印度公司的商务总监,他希望通过研究中国博物学帮助英国,那个遥远国度的植物可以提供油料、药材、食物、染料等许多产品,而这些在欧洲却罕为人知。海德非常欣赏布雷克的殷勤态度和旺盛的求知欲,便把消息扩散到包括捕蝇草的命名者、亚麻商人约翰·埃利斯在内的圈子,他们后来都成为了布雷克的主顾。

10个月后,布雷克回到广州,他从当地贸易伙伴、园丁和朋友那里大力收集植物,把它们运送回英国各家植物园。通过亲自种植,布雷克获得了种子发芽、出苗、修剪和养护的一手知识,并尝试改变生产条件和时令,为这些植物移栽到北美等英国殖民地提供建议。

尽管孜孜不倦地搜集种子,但布雷克显著地意识到从科学角度对这些植物的已有描述仍相当匮乏。他试图把植物特征与带到广州的几部植物分类书籍进行对照,但仍需要与索兰德等专业学者系统性地合作。因此向英国运送的物品,除种子外又增加了绘画,这开启了布雷克新的行动计划。

中国科教工作者协会会员专属文章,

以下平台可使用同一账号密码登录,点击开始同步密码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