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机电话:010-64522026   编辑部:010-62178764   邮发代码:82-418   刊号:ISSN1671-4350   定价:16.00

[专题]生物学科校内外联动培养实践 ——北京市朝阳区中学生生物模型设计与制作评比展示活动

王 芳/北京市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2020-07/总第292期

阅读数18

北京市朝阳区中学生生物模型设计与制作评比展示活动是一项区级科技实践活动,面向全区初一至高三阶段的中学生,以生物学科为基础,以设计与制作生物模型为基本内容,以全面育人为目标,注重校内外教育深度融合。活动的兴起有着多年的历史积淀,早在2007年,朝阳区就在探索中小学理科教学与校外科技活动结合的实践研究,联合朝阳区教研中心、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共同开展项目设计、教师培训等。2012年,第1届区级生物模型设计与制作评比展示活动开启,标志着这个活动正式上线。截至2019年11月,活动已经成功举办8届,惠及学校350余校次48 000余名学生,生成学生模型作品1 800余件,新建立或衍生生物社团40余个,编撰教师论文、案例、微课实践活动120余篇,其中全国一等奖4篇。朝阳区中学生生物模型设计与制作评比展示活动被评为全国一等奖、全国十佳科技实践活动(2016年)、北京市优秀科技实践活动一等奖。

202007ZT1-1.jpg


活动背景

当代对青少年的教育有新的风向标,要在综合素质上下功夫,重点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解决这一问题,亟需校内外教育在学科基础上充分联动、深度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为此,只有校内外教育充分联动、深度融合,形成互为支撑、互相促进的效果,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拓展学习、独立思考、深入探究、人际交往、张扬个性、展示技能、分享表达等多样化的需求。学生将校内所学知识与技能,在区级、市级、国家级更为广阔的舞台展现,对于自信心、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培养也有助益。校内外深度融合如果建立在学科基础上,建立在科学探索和科学体验活动基础上,就更具有可行性和实际意义。

生物学科课程改革要求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亟需载体,生物模型设计与制作活动应运而生

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而生物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要求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而目前的现状是,很多学校在中小学生物学科教学中,科学探究停留在被动的探究和验证实验上,我们希望通过生物模型的设计与制作,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即学生能确立建模意识,向知识面广、勤于动手动脑、敢于科学表达、自信灵活展示、精诚合作探究、乐于主动分享、学会公正评价、有社会责任担当的综合人才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则引导学生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多元化获取知识,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开展特色生物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学生成性。



中国科教工作者协会会员专属文章,

以下平台可使用同一账号密码登录,点击开始同步密码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