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机电话:010-64522026   编辑部:010-62178764   邮发代码:82-418   刊号:ISSN1671-4350   定价:16.00

[历史上的丝路科技]掌管丝路上的另一类涌流——马赞德拉尼

文_陈 巍

2020-07/总第292期

阅读数6

1583821323(1).png

如果问起有什么事物在漫漫丝路上流动,你的脑海中或许会浮现出骆驼商队缓慢而坚定前行的踪影。骆驼商队背负的是什么呢?是商品。商品又换来什么呢?对了,除了另外一些商品,当然还有驱使人们甘愿长途跋涉冒险远行的巨大动力——财富。商品的流动激发财富的流动,而如何深刻、全面、灵活地掌管这深入丝路各个角落的“水流”,就需要更先进的会计法则。这种会计法则在中世纪早期开始萌芽,到11—12世纪,则在丝路沿线多个地方都得到初步发展,并最先在意大利演变到新的阶段。由马赞德拉尼写于14世纪中叶的《费利克报告》,为我们提供了丝路文化融合背景下,会计学在西亚发展的情况。


账不厌细

对于以向农民和各类手工业者征收税赋,供给王室、官员、军队及各种公共事务开销的封闭国家而言,财政人员大多只需尽可能掌握“出”和“入”的准确数字,并简要标注出入缘由即可。但到了商业越来越频繁的时代,商人对社会经济产生更大影响,他们发现,这样简单的账簿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自古以来,人们就把财富譬喻为浸润经济活动各个环节的水流,因而有“流水账”等说法。对于商人而言,能够把资金灵活调动,避免因货物积压而停滞,更是经营的重中之重。中国春秋末期的范蠡、11世纪伊斯兰商业理论家迪马士基等学者,对此均作出精辟的论断。渐渐地,商人们发现账本不能只有简单汇总出入盈余的一套。付钱采购、存储和运输货物,再卖出货物获取金钱,不但需要知道是否赚钱、赚多少钱的结果,也要了解账上流动资金、存货的增减情况,货物在存放时是否折旧,它们现在有多少价值等反映实时过程的诸多信息。商人把这些信息以一定格式分别记录下来,并能将其彼此参照核对,逐步使原本仅简单罗列的单式记账法演化成更加全面科学的复式记账法。这种记账法加速了资本主义的诞生和发展,从而被称颂为可以与欧几里得、伽利略和牛顿提出的理论并称的伟大创造。

对于复式记账法的起源,有不同观点。在谈论严格定义的复式记账法时,一部分学者认为它起源于意大利。例如佛罗伦萨13世纪末商人马努奇留下的账簿,被认为是复式记账法年代最早的应用实例。另外一批试图追溯复式记账法萌芽的学者,则把它与中世纪初期精于算计的犹太人联系起来。他们经商的足迹几乎遍及整条丝绸之路,特别是从欧洲到印度的丝路西段。鉴于账本的保密性,以及已有传统的惯性作用,复式记账法最初显然只能相当缓慢地向当地商人渗透。随着贸易接触和合伙行为愈加频繁地出现,这一过程逐渐加速,但在各地记账法始终保留着区域特色,演进或早或晚,并不同步。受到资料充足性的限制,意大利的复式记账法是否因受到其他地区的启发而出现,目前还没有最终定论。


中国科教工作者协会会员专属文章,

以下平台可使用同一账号密码登录,点击开始同步密码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