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机电话:010-64522026   编辑部:010-62178764   邮发代码:82-418   刊号:ISSN1671-4350   定价:16.00

[追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优秀项目案例:夜宿皇家园林 走近野生动物

文_牛 刚/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

2021-04/总第301期

阅读数2

202104jd1-1.jpg

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开展了“夜探麋鹿苑”主题活动,该活动以青少年为科普受众,使他们在知识方面,了解动植物、湿地环境保护、苑囿文化等相关知识;在能力方面,具备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研究自然的能力,能够操作简单实验或手工;在情感方面,培养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关注热情,提高环保意识,具备对野生动物的“共情”心理。


活动简介

“夜探麋鹿苑”活动以苑区及展厅参观、科普讲座和观鸟为主要内容,兼以饲养员体验、自然手工制作和夜间观测项目。活动主要于春、夏、秋三季开展,每月可开展1〜8期,时间通常安排在周五、周六的傍晚至第2天清晨。活动的主讲人为麋鹿苑科普教师,主要受众是集体报名的青少年团体或亲子团体,一般要求儿童不低于5岁。每场活动接待游客约40人,参加者住在苑内小木屋或帐篷中。

“夜探麋鹿苑”活动将苑区参观、饲养员体验等项目安排在傍晚,因为这段时间苑区里人员较少,动物相对放松,易于观察;将徒步观鸟项目安排在清晨,因为鸟类在清晨更加活跃,符合动物活动的自然规律,降低观察难度,提高观测质量。博物馆室内展厅的参观活动安排在天黑以后,孩子们打着手电进行展厅探索。


实施过程

初识麋鹿

下午5点半,当游人离开后,公园即将闭园时,参与者经公园员工通道进入麋鹿苑。进入苑区后,接待参与者时叮嘱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请大家不要高声喧哗,轻声细语才不会打扰到附近的动物们,这样夜间就能观察到尽可能多的小动物”。苑区内一片郁郁葱葱,参与者居住的小木屋就位于麋鹿苑西区湿地栈道旁,共15座,可供四口之家入住。

动物故事

放好行李,离集合时间还早,孩子们就开始在附近参观,没想到碰到了人生的很多个第一次!比如,第一次听到孔雀的叫声,第一次看到孔雀上树,第一次观看公孔雀如何向母孔雀求偶⋯⋯一只只孔雀在路上闲庭信步,尽情展示它们华丽的开屏与身姿。

集合后,在麋鹿苑科普教师的带领下,孩子们乘坐电瓶车或徒步参观麋鹿苑的世界鹿类广场、麋鹿回归纪念园、科普设施区、文化桥等区域,聆听皇家猎苑的历史和麋鹿科学发现的故事,此期间有机会观察到麋鹿、蓝孔雀、黑天鹅、獐、普氏野马、黇鹿等野生动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体验各种科普设施,例如“蜜蜂之家”“壁虎爬墙”“鸟笼兽笼”等,能在游艺过程中理解野生动物的生存需要,提高善待自然、尊重生命的环保意识。

博物馆奇妙夜

孩子们在麋鹿苑科普教师的带领下参观博物馆室内主展厅,了解世界鹿类动物的自然和人文知识。没有了白天那么多人的打扰,在教师一盏灯光的聚焦下,孩子们的注意力也聚焦了。一张看似简单的世界鹿类分布图,隐含了很多潜在信息,比如哪里是世界上唯一一片没有存在过鹿类的大陆?鹿的体型和颜色的分布有什么规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信息和知识的掌握已经不是现代孩子学习的重点了,学习的重点是如何分析数据和信息,思考这些数据和信息背后的原因和逻辑。此时段亦可选择其他活动方案,如在“小动物园”中进行饲养员体验,或制作自然手工等。

紧接着,在“四不像”科普教室中,孩子们聆听麋鹿苑科普教师主讲的科普讲座。

此时段也可选择其他方案,如夜探保护区、观察夜行动物的行为,或观测星空、学习基础天文学知识等。在观察栈道上,观察动物在夜间的活动情况,会发现夜间麋鹿的眼睛闪闪发亮,一群麋鹿的眼睛看起来就像是一片星星,而孔雀则真的是一到晚上全都上树睡觉了。

环苑观鸟

飞过去黑黑的是谁?大嘴乌鸦。翅膀边缘上有白色羽毛的是谁?那是喜鹊。大树底下一团黑的是谁?是黑天鹅。空中成群飞着的是谁?是鸿雁,迁徙过程中它们在此歇脚。还有叽叽喳喳叫个不停的是谁?是麻雀,我们最常见的鸟类朋友⋯⋯清晨,在教师的带领下,孩子们领取望远镜,步行走上科普栈道,进行环苑观鸟活动。观鸟路线长约1.5千米,有机会见到麋鹿和数十种湿地野生鸟类。


特点及亮点

“夜探麋鹿苑”活动是麋鹿苑的特色科普教育活动,是对苑内现有区域资源的探索、开发和应用。依托于麋鹿苑丰富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展览展示等资源,该活动在策划与开展过程中,秉持充分利用各类区域资源,根据资源特性策划组织,资源利用形式多样化的理念,收到了良好的科普效果和社会效益。如今,随着麋鹿苑的科研、科普能力不断增强,“夜探麋鹿苑”活动的校外教育功能也进一步提升,以求能够满足更多科普受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游览和科普需求,提高公民爱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的自觉性。


科普效果

为繁荣首都夜间经济,满足公众文化消费需求,自2015年春季以来,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延长夜间开放时间,在中秋节、国庆节、国际博物馆日等法定节假日和重要时间节点开办了“夜探麋鹿苑”活动。2015—2019年间,活动累计覆盖受众5 000余人,其中青少年儿童约1 700人,亲子家庭是活动的主要受众。活动邀请到多位业内专家,为公众讲解动物及动物形态学、鸟类学、天文学、湿地学、植物学、生物学、生态学等科学知识,提升了参与者的科学素养及环保意识。


【基地简介】

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又名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麋鹿中心成立30年来,始终坚持以国家一级珍稀保护动物——麋鹿的研究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研究与应用、绿色环境科普教育三大内容为主线,进行相关科学研究和科普宣传。近年来,中心的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科普影响力不断扩大,先后承担国家部委及北京市科研项目10余项,并与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等单位合作进行了麋鹿的生物学基础研究,还与美国高山所和中国科学院植物所进行了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的科学考察与研究等其他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物保护项目。中心的“麋鹿重引进”项目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北京-石首麋鹿重引进项目组”荣获中国野生资源保护奖。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首都10家“北京市环境教育基地”单位之一。


以下平台可使用同一账号密码登录,点击开始同步密码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