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机电话:010-64522026   编辑部:010-62178764   邮发代码:82-418   刊号:ISSN1671-4350   定价:16.00

[匠心育人]湘潭文琳:不贪舒适恋突破, 温柔的“母老虎”锋芒毕露

文_李 荔 刘 昭

2021-04/总第301期

阅读数5

image007.jpg

文琳是“湘潭市优秀教研组组长”“湖南省十佳科技教师”,更是湘潭市唯一一位通过全国高级科技辅导员认证的教师。她教过小学语文、音乐,当过数学教研组组长,最终却“被迫”进入科学教师行列。如果说,生活给了她温柔的机会,那么工作则让这份温柔变得坚强有力。

文琳要求自己每一堂课都能成为学生步入科技教育殿堂的引领。放学后寂静的办公室里,有她独自全心备课的身影;实验室里,有她夙夜坚持完成“下水”实验的身影。为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能力水平,她苦心钻研,练就“文式智慧与个性并存”的教学风格。在学生眼里,她的课堂妙趣横生;在同事眼里,她对科研孜孜不倦;在爱人眼里,她是一个温柔贤惠的“母老虎”。

从10年前摸着石头过河,到如今博学多才游刃有余,这位纤柔女子在为母则刚的年龄,挑起了科技教育的重担。10年来,她在快速蹒跚学步的成长阶段里虚心请教,得到了众多师者长辈提携,她的成长引来了周围人羡慕的眼光。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她在湖南省科技教育界的排头营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从零开始,“跨界打劫”课堂蹭学

“远飞者当换其新羽,善筑者先清其旧基。”她一刻也不停地勇敢尝试新的领域,不断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当一个人安于现状、没有改变愿望又总是怕麻烦时,他会不会有好的人生?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文琳面对优越的家庭条件,摒弃安逸,突破舒适,当面临自己在专业成长路上调岗的重创后,她拨开迷雾寻找到了人生的职业灯塔。

1999年,文琳从湖南一师毕业,先后在湘潭县射埠、乌石、易俗河镇任教。2006年调到烟塘中心小学从事数学教学工作,并担任数学教研组组长。无论是教语文、音乐,还是担任数学教研组组长,她一直干得得心应手。

然而,2009年初,文琳休完产假返校时,一个意外的消息打破了原有的平静。教学副校长告知她,根据学校的课时安排和特色建设发展部署,安排她担任6年级1个学期的科学教师,并承担学校“科教兴校”等创建工作。

“为什么是我?为什么让一个数学老师教科学课?是我数学教得不好吗?我不愿意。”虽然当时学校只安排她每周上3节科学课,但是她还是极力反对,并且完全不能接受这样的调岗。校长先后多次鼓励她积极面对:“你是优秀的数学老师,你更不应该惧怕全科(全科就是所有科目都要能教)课堂,我不也是科学老师嘛。如果你适应不了,下学期我还聘你当数学教研组组长。”

“再执拗的个人也得服从集体的安排,于是我只能带着别扭又必须蜕变的‘小情绪’开始了自己科技教育的探索。”文琳至今还记得自己的第1堂科学课完全是讲授式教学,就是简单地把基本知识点传授给学生。然而,就在她聆听了1堂时任科学教研组组长的课之后,才发现自己离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还相差甚远。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秉承不能耽误学生和辜负家长的教育情怀,文琳开始当起了跨界走读“小学生”。她只要有时间,就会搬着椅子,拿着教材和听课本,去隔壁班蹭科学教研组组长的课,向她讨教、学习。

文琳回忆,当时,她每听完一节课,就像“贩子”一样,把学到的理念和知识照搬到自己的课堂上。但很快她就发现,自己并不能完整地在课堂演绎所学到的知识,她不愿意就这样生搬硬套“应付”自己的学生。于是她除了每次都去现场观摩听课之外,还会利用一切碎片时间从书刊、网络上学习课堂的教学技巧和方法。1个学期后,文琳对科学课教学就有了自己的领悟,而且深深地爱上了这门学科。

2009年6月,她带领学生参加湘潭市科普“六个一”系列活动,有七巧板创意画、广告设计等,孩子们的无限创意让她叹为观止。“原来只要我们给孩子一个小窗口,他们就能展示给我们一片炫彩天空。”通过一次次科技活动和创新项目的拓展,她再次坚定了自己与科技教育结缘的信心。


逃离舒适,沉醉科技乐不思“数”

其实,舒适区是我们自己挑选出来的,我们将自己的生活、工作、能力、喜好一一衡量,选择那些最不费力的部分,当作我们的生活理想。然而,逃离舒适区并不是坏事,得到的不是居无定所的生活,可能是巨大的成就。在文琳看来,所有的不适,都会让人成长。

隔行如隔山,跨学科教学更是难上加难。与传统的数语外不同,科学课主要是启发学生先发现问题,再研究问题,最后通过动手实践探究得出结论。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她认为首先要通过自己的课堂,激发学生对科技探索和科技制作的兴趣和欲望,进而释放出他们巨大的能量。文琳的科学课堂,真的做到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尽量做到了教材中涉及的演示实验与分组实验都让学生在自己的动手探索中得出科学结论。这种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拓展的学科,让她身在其中,乐不思“数”。

2013年起,学校对她重点培养,担任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的文琳,同时挑上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科技特色建设项目负责人的重任。“跟孩子们说,他们可能不理解,给他们看,他们可能还是不明白,唯有带他们去体验。”自科技特色学校创建项目启动以来,严谨务实的文琳坚持以“携手科学,快乐成长,低碳生活”为主题,带领全校师生广泛开展校园科技特色建设系列活动。学校依托校园周边有利资源,对接园艺花圃社、珠江啤酒厂、红燕化工厂等单位,成立多处校外科普教育基地,文琳与教师、家长带领全校孩子尽情地在山坡奔跑,在田间撒野,在各项实践活动中成长。

“湘江边‘土壤’的故事”是一个在研学过程中进行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的项目。在历时近2年的探究中,她们一共收集到合格的调查报告85份、照片资料3 782张、观察日记2 358篇、走访日记386篇、手抄报550张。文琳说,她希望用这种“原生态”的生长方式让科普教育自然而然地融入孩子们的生活。

2014年12月,在山东举行的全国农村科普活动项目展示中,烟塘中心小学“湘江边‘土壤’的故事”项目大放异彩。专家们评价:“这次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了解到了依赖土壤生存的本地植物的生活习性,丰富了孩子们对于土壤的认识,加深了他们对土壤的情感,拓展了他们的课外知识,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学习的兴趣,提升了他们将科学课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能力。”

由于一直以来坚持活动的据实开展且卓有成效,2015年、2017年学校获得“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示范单位”牌匾。在做好科技特色学校创建顶层设计及管理工作的同时,文琳还主导编制了校本教材《玩创科学我能行》,指导学校成立了机器人社团、科技制作社团等。近几年,经她辅导的学生作品多次在全国、省级比赛中摘得金牌。


指向明确,建构幸福,追求卓越

文琳说,一路走来无论是当初“霸王硬上弓”式地爱上科学,还是如今走向全国感受科技教育力量的蓬勃发展,总有人在推着她、指引她,让她无所顾虑地前行。

新时代对科技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文琳深感自身知识的不足。她说:“学习,可以巩固知识基础,可以提高业务水平,可以激发大脑创意,会给自己带来心理上的自信和行动上的底气;思考,可以让一个人更有深度,更有个性,进而形成个人魅力。”文琳是一个有想法更有行动力的温柔“母老虎”,她会争取一切与科技名师学习的机会,厚着脸皮“缠”上他们请教,学习他们的创新“理念”,吸取他们的智慧“能量”。“其实,要指导一个门外汉,真的很费心思,也很费精力。”文琳说,她觉得自己格外幸运,成长路上,在每一个困难和机遇面前,总会得到长辈和领导的提携与助力。

如今的文琳已连续多年担任湖南省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骨干教师培训班讲座专家,她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其他有需要的同行,以高质量的讲座赢得了全省广大科技骨干教师的赞誉。文琳谦虚道:“湖南省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优秀培训教师这份荣誉是肯定,更是鼓励,它将鞭策着我更加努力上进。”

在孩子眼里,她是一个全能妈妈,课业难题、探究瓶颈都能在她脑海里一一攻破。在文琳家里,假期、周末就是青少年聚会的场所。在家长眼里,机器人研究、科技制作、创意搭建、编程探索⋯⋯她的家成了孩子们兴趣爱好与特长发展的公益场馆。

文琳说:“我们正在建构的是追求幸福的教育,而不是指向成功的教育。孩子的生命不可重复,他们既要创造幸福的未来,也要拥有幸福的当下。教育,是教会每个个体追求幸福的事业,在科技教育建设的道路上,我与我的同行们为孩子们的终身‘幸福’携手前行。”

文琳表示,对科技教育工作者而言,新时代给我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好机遇,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顺利通过全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专业水平高级认证,于她而言,是荣誉,也是压力,更是动力。她将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均衡科技教育资源,带领孩子们持续开展各项活动,为每一个孩子打开科学世界的窗户,激发他们的创新动能。余生可期,她将继续以实际行动践行服务于青少年科技教育事业的决心与承诺。


以下平台可使用同一账号密码登录,点击开始同步密码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