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机电话:010-64522026   编辑部:010-62178764   邮发代码:82-418   刊号:ISSN1671-4350   定价:16.00

[历史上的丝路科技]此乡彼乡谈种竹

文_陈 巍

2022-03/总第312期

阅读数5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脍炙人口的这首《竹里馆》以简朴清丽的遣词造句传达出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而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也是气节、挺拔、高逸品格的象征。

竹本质上是一种具有乔木形态的巨大的“草”,它往往通过地下匍匐的根茎成片生长,故有“蛰伏五年,一月而生”这样的形容。正因为它可成片成丛长出,竹类植物在世界森林资源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全球竹类可分为3族约123属,共1 200余种,广泛分布在亚洲、非洲、南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亚太地区的竹子种类最为丰富、覆盖面积最广。中国更是竹子核心产区,它是如此受中国人喜爱,拥有悠远的栽培和利用历史。那么这类植物在世界其他地方又有怎样的境遇呢?


青青绿竹

我国栽培和利用竹子的历史悠长,至少可以追溯到数千前的新石器时代,且历朝历代相关记载斑斑可循。距今约5 000余年的湖南沅江石城山遗址发现的房基中可见编竹墙留下的痕迹。而在距今4 000多年的浙江钱山漾遗址中,出土过200多件竹编器物,涉及箩、筐、席、竹绳、捕鱼器等许多种类,可见那时竹子已作为常伴人居左右的植物,广泛运用于人们的生活、耕种、纺织、捕鱼等诸多方面。

古诗见证了先民对竹子的栽培和利用。如《诗经》中吟诵“瞻彼淇奥,绿竹青青”,刻画了园林绿竹的繁盛景象。《吴越春秋》所载歌谣《弹歌》则说“断竹,续竹;飞土,逐宍(ròu)”,描述了人们用竹子制作成弹弓捕猎动物的场景。王维诗歌里的“幽篁”一词则来自于熟悉竹子地区的《楚辞》。

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竹编品遗物.jpg

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竹编品遗物

《禹贡》标明竹子是扬州,也就是现在江南一带的特产。专门讲述土壤性状和适宜种植作物种类的《管子·地员》,提到“息土”这种肥沃土壤特别适合种植竹子。《尔雅》《说文解字》等小学经典也透露出秦汉时期人们的竹子知识。东汉许慎在《说文》中列出“竹部”,他解释说竹子是“冬生草也,象形下垂者”,即“竹”这个字源于对下垂竹叶的象形。


中国科教工作者协会会员专属文章,

以下平台可使用同一账号密码登录,点击开始同步密码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