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机电话:010-64522026   编辑部:010-62178764   邮发代码:82-418   刊号:ISSN1671-4350   定价:16.00

[开卷有益]穿越古桥千年历史 品读诗词万种风情——品读唯美创新的《诗话桥》

文_苏 青

2022-05/总第314期

阅读数2

桥梁是人类聚居和社会交往的产物,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也反映着不同时代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特征。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桥梁已经不仅仅是客观存在的建筑物,也不仅仅是展现不同时代建筑工艺进步的印记,更是艺术审美对象和文化传承的载体。桥梁之美,是建筑之美,是文化之美,是情感之美,亦是梦想之美。

——选自《诗话桥》前言

微信图片_20220513142655.jpg

图1 《诗话桥》书影

2022年4月23日,第28个“世界读书日”,何旭辉教授做客天津文艺广播电台,通过解读《诗话桥》一书,引领听众步入一场浪漫的中外古桥和中国古诗词文化之旅,携手听众领略中外知名桥梁的审美意蕴和中国桥梁文化的独特风韵。

桥,通常是指架在水上或空中,以便人、畜、车辆跨越通行的一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建筑物,它是沟通水系、沟壑的重要交通要道。在《诗话桥》作者看来,“桥梁既沟通着现实的两岸,亦支撑起人们抵达人生彼岸的心理希望。”由于连接了原本不可能互达的物理两端,桥使得人们对它产生了更为丰富的联想,引申出了更多的含义,拓展出了更多美好的内涵和外延,文化意义上的桥由此而产生,精神上的桥梁由此能架设,人们心灵与心灵之间的沟通得以实现。细细品读《诗话桥》,我对“桥”的概念及其文化内涵、美学意蕴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更加全面的认识。

《诗话桥》于2021年7月由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从书名可知,这是一本有关“桥”与“诗”的图书。作者用娓娓道来的丽言美“话”,在读者与图书之间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使得“桥”与“诗”相互连接、互为鉴赏,真可谓“穿越古桥千年历史,品读诗词万种风情”,让人备受教益,悦目舒心。

微信图片_20220513142706.jpg

图2 何继善院士(中)题写书名并与作者何旭辉(右)、杨雨(左)合影

《诗话桥》分上、下两篇。上篇以“桥”为关键词,主要介绍中国古桥的发展历史和建筑技艺,探讨古桥历史文化传统和电影艺术中的桥梁,侧重桥梁科技知识普及;下篇以“诗”为着眼点,重点梳理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桥梁意象,挖掘具有代表性的古桥案例及其背后动人的故事,偏重诗词人文修养熏陶。“欣赏桥梁建筑结构之美,品读诗情画意文字之韵”。如果说“桥”是这本图书的“骨骼”,展示的是桥梁世界丰富的科技硬核知识,那么,“诗”就是这部图书的血肉,彰显了中华文化绵延温润的人文情怀。

科技与人文融合,刚硬与柔润碰撞,桥梁与诗词联姻,一部优秀的科普图书由此而诞生。

何旭辉教授和杨雨教授是《诗话桥》一书的主要作者。前者为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古桥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桥梁工程、桥梁风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是建筑工程领域的知名学者。后者乃中南大学人文与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词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专攻唐宋诗词研究与批评,是央视《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等品牌节目的文化嘉宾。桥梁工程与唐诗宋词,分属工科和文科研究领域,看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专业,但二者之间的距离并非不可逾越的天堑鸿沟。相同的志趣、共同的追求、同样的底蕴,让这两位学者大咖走到一起,通过古桥和诗词架起科技与人文融合的桥梁,联袂打造出跨学科交叉创新研究成果——《诗话桥》,树立了科技与人文知识普及图书出版的典范。


中国科教工作者协会会员专属文章,

以下平台可使用同一账号密码登录,点击开始同步密码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