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机电话:010-64522026   编辑部:010-62178764   邮发代码:82-418   刊号:ISSN1671-4350   定价:16.00

[匠心育人]从细节引导学员探索科学原理

文_吕 喆

2022-07/总第316期

阅读数9

202207-匠心育人图3.jpg

中学生英才计划旨在选拔一批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中学生走进大学,经过知名科学家的指导,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树立他们的科学志向,让这些孩子在未来成为推动中国科技前进的重要力量。


选才拒绝“唯分数”,科研潜质成指标

我从2017年起开始担任英才计划导师。什么样的学生才与英才计划最契合?什么样的学生才能在科研这条路上心无旁骛地走下去?对我来说,在英才计划选材的重要关卡——面试中,“选谁”是一道至关重要的选择题。

为了找到“最契合”的好苗子,在面试之前,我会在英才计划系统中认真阅读学生的申请表、自荐材料和推荐信,努力从字里行间了解学生的科研志趣、能力和学业基础情况;在面试过程中,主要通过问答过程判断学生的科研潜质,以及他们对英才计划的重视程度。我特别注重学生是否愿意投入时间参加英才计划的活动,而不拘泥于学生平时的学习成绩和测评名次。通过这种筛选,会筛掉一部分平时成绩和测评得分高,但对英才计划培养过程缺乏兴趣的候选人,可最大限度避免在后续培养过程中学员出现“掉队”或退出的问题。 

每年从一开始的20多名同学进入面试环节到最终选择的5~6名学员,这十几个人的“减法”、“四进一”的淘汰率让真正学有余力、有扎实的物理基础、对英才计划高度重视、能够保证参加计划安排的各项学术活动的学生脱颖而出。从培养效果看,这些当初从报名成绩上看并不突出的学生,通过培养,其能力提升十分明显。2019年,我培养的6名学员中,有4人入围英才论坛,2人在英才论坛上被评选为优秀学员。


开展科研探索活动,寻找育才最佳模式 

面试过关,只是英才计划学员培养的第一步。接下来,怎样让这些“种子选手”的科研之路走得更扎实,是历时近1年的培养中要做的工作。我认为,设定课题开展科研探索活动,是物理学科学员培养最有效的方式。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有很多实验课题非常适合学员动手做,所以贯穿学员培养过程的应该是以实验为主的课题研究工作。

在这个思路的引导下,我的培养工作重点放在英才计划学员的科研课题选择上。考虑到学员来自不同的高中,以及个人兴趣、能力和投入时间存在差异,不宜在课题研究上采取分组合作研究模式,应尽量采用“一人一题”独立研究的模式。

202207-匠心育人图1.jpg

在学员开展研究前,我会在微信群里公布待选题目(数量多于当年学员数),由学生自主选择,如果2名学员选择了同一课题,则可以组成小组开展研究。在此过程中,我注意调动和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允许学员自主设置课题,在优先考虑学员个性化要求后,再依托课题组的学术研究方向和科研项目设置课题。这种结合课题组的研究方向、仪器设备状况及项目需求的课题,优点是具有比较成熟并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可以完整地付诸实施,有把握最终取得一定的成果,学员也能从中得到充分的锻炼;缺点是难度偏大,有可能挫伤学员的兴趣和积极性。

为了更充分地调动英才学员的积极性,在培养工作开始之初,我会通过面对面谈话、QQ交谈等方式与学生交流,鼓励学生主动提出科学问题。这一做法让部分学生开启了研究课题的“第一步”。当学员对某一个方向或领域抱有浓厚的兴趣时,作为导师我会对他们的个人科研志趣及时作出回应。


因地制宜,为英才学员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

自担任英才计划导师以来,根据学员实际情况,安排了丰富多样的活动。我主张首先用好英才计划自带的资源,每年都会动员学员积极参加中国科协组织的冬令营、夏令营及英才论坛活动,以免他们错过这些聆听学术大咖分享、走进大学校园、与各地英才学员沟通交流、扩大眼界的好机会,并明确告知参加活动发生的交通差旅费由英才计划经费报销,减轻学员及家长的经济负担,让学员心无旁骛地追逐梦想。 

对于英才学员而言,假期是他们“充电”的好时机,我努力把握这个时间窗口,将实验室参观、聆听学术报告或科普讲座尽量安排在假期。每年寒假的师生见面会一结束,我会在次日带领学员参观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学科的各个实验室,让学员现场了解现代化科研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随后,我会协调其他导师,安排一系列的学术报告,让学员了解微纳光子学、极端条件物理、超快光学和新能源材料物理与技术等前沿方向,感受科研氛围。此外,我还通过“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观察与思考”科普讲座,让学员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导他们对这些现象产生的原理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当有专家学者周末来校讲学时,我也会动员学生前去聆听学术报告,为他们提供更多接触学术前沿、领略大师风采的机会。受新冠疫情影响,学生入校的科研活动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我就把英才计划活动搬到线上,安排更多的线上讲座和讨论,并组织学生观摩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CUPT)的省级和赛区级线上比赛。

202207-匠心育人图2.jpg

同为人才培养,指导英才学员与指导本科生、研究生或科技创新项目组的学生有着显著的不同。英才学员多为高一、高二的学生,自身课业压力很大,从家往返大学校园路途也比较遥远,没有连续的大段科研时间可供使用。鉴于这些原因,为了让学员平时就能做些研究,我采取了布置“家庭作业”、居家进行物理现象观察和测试的模式,并指导学生使用Phyphox等APP,进行定量测量。这种居家研究看似普通,背后却有独特的科研价值。比如,每年春节,我会要求学员观察缓冻柿子、煮饺子烧水、烟花等现象,或用手机软件测量给容器注水过程中音调的改变等现象,通过这些观测,进行定性和半定量的研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指导英才学员,要到位但不越位

怎样对英才学员进行指导?我总结了一套自己的方法,主要包括与学员面对面谈话交流、直接进行实验及数据分析指导、安排指导团队其他成员对学员进行指导等。通过导师和学员间一对一的交流,能够及时解答学员的问题和困惑,并了解学员的兴趣爱好、学习状况和思想状况,尽早发现学员认知方面出现的问题并予以纠正,为学员提供发展方向甚至升学目标方面的建议,有时还要调解个别学员与家长出现的矛盾。同时,只要条件允许,我就会安排有意愿的学员进入校园开展实验,手把手地教他们使用工具、设备和软件,进行实验观测和数据处理。对于学员主动提出的一些设想和研究课题,会认真帮其分析可行性,利用自己的经验指导他们完善研究方案。整个研究工作导师需要全程参与,虽然要投入较多的精力和时间,但培养效果是最好的,师生都有成就感。此外,我也会指导团队其他成员(青年教师和博士生)协助培养学员。事实上,对于来自课题组常规的学术方向及项目的课题,我认为完全可以由最熟悉这一方向的教师或研究生指导学员开展实验和数据分析工作,同样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总之,在指导英才学员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中学生的特点,既把工作做到位,又不越位,不能代替学生做实验和分析处理数据。

本文作者系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院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英才计划物理学科导师,中国硅酸盐学会固态离子学分会理事,中国物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物理学会理事,中国能源研究会燃料电池工作委员会委员。先后主持承担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科研项目。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得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主要从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新能源材料与技术、氧化物功能材料和应用光谱技术研究,共发表 SCI 收录论文200余篇,论文总被引3 000余次;获得发明专利40余项。

以下平台可使用同一账号密码登录,点击开始同步密码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