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机电话:010-64522026   编辑部:010-62178764   邮发代码:82-418   刊号:ISSN1671-4350   定价:16.00

[追踪]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基于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课程建设——以“思与索”课程为例

文_野雪莲/北京市育英学校

2022-08/总第317期

阅读数5

202208kjtxx1-1.jpg

在综合素质教育和科技强国战略背景下,育英学校以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为着力点,开发实施“思与索”课程,统合课程目标,创新评价机制,以学生为主体分层次落实课程,为学生个体在科学层面的志趣发展提供了新的力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从小涵养科学家潜质,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责任,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北京市育英学校从2018年开始组织教师团队,设计构建并实施“思与索”课程,旨在为国家培育科技人才,为学校课程作有益补充,为学生个体在科学层面的志趣发展提供更强助力。


课程设计基于学生真实生活

课程目标体现学校育人理念及科学素养发展逻辑

遵循“尊重学生的丰富性、多样性,更加注重发现、发挥学生潜能”的育人理念,“思与索”课程以科学素养提升为核心,考虑学生科学素养的建立与提升过程,确定课程总目标为“提升科学素养,挖掘科学潜能,在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中构建科学精神”。具体以3阶段目标促进课程总目标的落实:①在教师指导下,规范地开展科学探究与实践;②学生为主,教师辅助,强化自主学习意识,提升探究能力;③学生开放、自主地从真实生活中发现问题,综合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课程结构引领学生在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发展

课程的3阶段目标决定了课程的3部分结构:“思索课程”“探索课程”和“追索课程”。

202208kjtxx1-3.jpg

“思索课程”内容来自教师根据科学素养发展需要设计的课程框架及具体知识;课程形式以项目式学习为主。同时,每门课设置相应的学期活动,包括数学思维、慧编程、STEM 3门课程。

“探索课程”是思索课程的课后延伸和应用,课程内容多为思索课程中项目裂变后产生的小课题研究。课程形式一般为学生探究与教师指导相结合,包含思维体操、智能搭建、育英STEM 3门课程。

“追索课程”是学生在思索课程和探索课程的启发下,自主开展的实践研究。课程具体内容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学习经验,教师仅在需要和必要时提供相应指导。课程形式更加自由和自主。根据学生自主探究的不同角度,分为科学探究、拆解探秘、哲学思考、舌尖上的五育4门课程。

在此目标和结构下,课程的具体内容多以学生的发现为起点,在教师提供的大课程主题下,内容相对灵活,成果各有特色。


课程实施助力学生阶梯发展

课程的实践过程可概括为:用“以教引思,以思促追”的方式赋能中小学生涵养科学家潜质。

“思索课程”以“教”为核心

“思索课程”以数学思维、慧编程、STEM 3门课程为抓手,以数学知识、逻辑思维、计算思维、工程思维、综合实践等能力为目标,帮助学生武装科学素养所需知识和能力。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教材,结合学生情况和可利用的资源,规划课程体系。先将所学知识条件化,让知识学习变得“有趣”;再将所学的知识情境化,让学到的知识变得“有用”;最后把所学的知识结构化,让学习变得“有意义”。 

“探索课程”以“思”为要点

基于“思索课程”中的学科学习内容,学生在探索课程中要更多地依靠自己的思考开展探究实践,或根据教师提供的主题方向(如家庭无线网络的搭建与改进、纸牌高塔、数学视角看校园建设等)提炼问题和方法;或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生发出感兴趣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通过探究解决问题。在这种螺旋式的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开展深度互动,学生得以在探究中理解科学,并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追索课程”以“追”为主旨

“追索课程”则是跳出前2门课程的科目限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挖掘学生的创造性,具体科目根据学生的研究主题进行动态调整。学生全面回归生活,或动手实践,或文理结合,自主发现问题,并像科学家一样,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202208kjtxx1-2.jpg


课程评价激励学生扎实落实

“思与索”课程的评价更加开放,评价原则为:关注学习及实践过程,强调知识及技能的应用,注重学生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获得的体验和感悟。

公众号展示强调过程

“思与索实践展示空间”公众号是学生学习成果的集中展示平台,研究成果可以被更多人看到,这种开放式的交流展示也带来了教育类杂志、公众号的转载,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让学生的探究动力倍增。

各类竞赛检验实际收获

课程实施过程中大力鼓励学生放宽眼界,参加科学类活动和竞赛,用所积累的实践经验和研究能力,在更广阔的平台上检验自己。在国家、市、区级各类科技竞赛中,学生或按竞赛主题提交作品,或现场完成指定题目,均能更加全面地考查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真实所得。

校级舞台激活志趣发展

育英大讲堂、同伴种子课程及各类社团,是学校为学生搭建的个性化发展平台,在“思与索”课程中,学生感兴趣的研究内容、有广泛推广或学习价值的研究问题,均可能被推选到上述平台,以讲座或系列课程的方式与全校师生见面,帮助学生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同伴,形成共同学习的生态圈。


反思与启示

纵观整个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对教师来说,每天面对的任务都是新的,遇到的问题是不确定的,教师的知识结构不断被打破、重组,需要应对各种挑战。教师和学生在课程中学习,从课程中受益,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相长学习生态。

在“思与索实践展示空间”公众号中,每篇文章设有“教师说”栏目,不仅为学生的探究成果增添了更多价值,也让“思与索”的课程理念、资源和成果惠及更多教师和学生,产生积极的课程辐射作用。

未来,“思与索”课程会在实践中结合学生的发展情况不断完善,打造更灵活、更丰富的课程体系和实施方案,助力学生全面提升科学素养。


以下平台可使用同一账号密码登录,点击开始同步密码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