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机电话:010-64522026   编辑部:010-62178764   邮发代码:82-418   刊号:ISSN1671-4350   定价:16.00

[历史上的丝路科技]药中化石说龙骨

文_陈 巍

2022-09/总第318期

阅读数1

今天与科学深度结合的考古学逐渐受人注目,考古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就在于通过发掘地下文明,了解我们中华民族辉煌的过去。作为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对古代文字的发现与释读显然也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众所周知,中国公认最早的文字甲骨文最初是于19世纪末在一种中药材——龙骨上发现的。与龙骨有关的故事只有发现甲骨文这一件吗?世界上只有中国把化石当成药材吗?现在科学家还能不能从龙骨里面找到什么发现?


消隐的龙迹

龙骨作为药材,在中国最早的本草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中就出现了,称其“味甘平”,有收摄浮越之气、性涩去脱固气之功。在中医上它治疗用途颇为广泛,如可敛神镇逆而治小儿热气惊痫,可收敛气血而止咳逆盗汗,性收涩止脱而治各种滑脱之症。如将其在坩埚中煅透碾碎,可有更好疗效。《神农本草经》还说,龙骨属虫兽类药物中的上品,久服可“轻身通神明,延年”,具有这种功效的药物并不少,而神奇功效显然会增加人们对它们的用量。

龙骨是从何而来的呢?秦汉三国时期的医学家解释它是龙死后的骸骨。由于在各产地龙骨数量很多,或许顺应龙崇拜的发展,人们逐渐更善意地说它不是死龙的骨,而是龙像蛇蜕皮那样留下的蜕骨(《神农本草经》里蛇与龙地位判若云泥,蛇蜕位列虫兽类药物的下品)。唐宋以后龙骨还与鱼跃龙门的传说联系起来,说既然山西南部一带多产龙骨,它是否来自鲤鱼化龙后扔下的骨头呢?可是这就带来另两个问题,这药材到底是鱼骨头还是龙骨头,以及龙骨在地下挖得,难道只有古代鱼会变龙,后来又不会变了吗?大部分古人无心追究此问题,少数人则提出自己的见解,说龙骨是地下的石燕、石蟹石化,或伏于地下的龙让周边土壤发生感应变化而成。

1921年,安特生等人在周口店龙骨山试掘.jpg

1921年,安特生等人在周口店龙骨山试掘

直到清末民初,受西方医学熏染的学者才逐渐批驳龙传说纯是子虚乌有,龙骨是“象样兽”等古生物埋于地下形成的骨骼化石。1997年《中国药典》更加明确龙骨为“古代哺乳动物如三趾马、犀类、鹿类、牛类、象类等的骨骼化石,或象类门齿的化石”。可见对龙骨来源的解释,既是龙的传说与信仰从朴素到兴盛,再因近代科学传入而消隐的反映,又是中国古代地学发展的一部分。


神奇动物的功效

“龙骨”这个名字不仅在中国很引人注意,即便在世界范围内,它也是招揽主顾的好招牌。据统计,每年从亚洲各国出口龙骨的贸易总额可达约7亿美元之多。在欧美替代医学中,它们不但作为药材使用,还可用作护身符。在药材与人体器官形态相近的交感思维影响下,龙骨周围又衍生出新的传说。

显然,对龙骨的接受并不完全是中医外传的功劳,很大程度上也可归因于中世纪乃至更早流传于欧洲的神奇动物故事。在这类故事里,对物体属性的误认非常常见,把动物与英雄奇迹牵线编织的情节不断发酵,愈发生动。

一个例子是海胆化石。海胆拥有坚硬的带刺外骨骼,在其死亡后,尖刺消失,仅留下圆形骨骼,天长日久形成鸡蛋状的化石。不同于以内陆环境为主的古代中国,更熟悉沿海区域的欧洲人常遇见海胆化石,但自老普林尼起,这种化石就被误认作蛇卵。英国的德鲁伊教徒(Druids)认为仲夏时节蛇群聚集,喷出泡沫,凝结成球状。人穿过蛇群可以把它们偷走,但只有把泡沫放到一块布上,才能保持其祛毒辟邪、保佑胜利的神奇功效。在其他一些地方,海胆化石被称作白垩蛋,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一些海员相信它可以抵抗晕船。由于形状又和膀胱接近,海胆化石还被视为肾结石等泌尿系统疾病的良药。

再如牡蛎等双壳纲或腕足纲动物的化石,它们在海边也很常见,因其形状和表面褶皱而被认成是古代油灯乃至魔鬼的脚趾甲。由于其扭曲的形状和遭遇病变的关节近似,这些化石曾在英国用于治疗关节疼痛。


中国科教工作者协会会员专属文章,

以下平台可使用同一账号密码登录,点击开始同步密码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