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载积淀 三大维度 构建创新人才培养工作贯通体系
2022-11/总第320期
阅读数0
邓子新院士为营员作名家大师面对面主题报告(2020年)
作为全国首批承办高校之一,上海交通大学与高校科学营活动共同走过了10年,对于历经126年风雨砥砺的上海交通大学而言,科学营活动成为了这所百年老校服务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支点。10年来,上海交大的科学营活动经历了积极探索、持续创新到日臻完善的过程,从中学生特色夏令营发展为具有交大特色的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工作贯通体系。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丰富科学营内涵建设
在上海交通大学跨越3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有许多与祖国同向同行的科学家故事,有许多交大校友用自己的亲身事例谱写下动人篇章。上海交大在科学营活动整体设计中,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赓续红色血脉,用好用活学校红色校史,讲好讲透交大科学家故事,上好思政育人大课,教育引导中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志向。原创话剧《钱学森》、原创短视频《民主堡垒 百年流光》等一批红色原创文化作品登录科学营,钱学森学长之子钱永刚教授也曾亲自为营员带来特殊一课,由“钱学森之问”展开,与中学生朋友探讨交流科学家精神。此外,交大分营也注重激发朋辈育人实效,10年来累计近1 100位师生投入该项工作。师生志愿者全情投入,彰显交大温度,让营员“住在学生宿舍,吃在学生食堂,学在学校学院,玩在学校实验”,力求助力营员更加真实地体验大学生活,更加近距离地感受交大文化的独特魅力。
营员参观上海交大国家重点实验室(2013年)
营员参观企业厂区模型(2014年)
青辅协会员专属文章,立即加入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