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机电话:010-64522026   编辑部:010-62178764   邮发代码:82-418   刊号:ISSN1671-4350   定价:16.00

[观察]科技馆大型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践——以天宫课堂第三课河南地面分课堂活动为例

文_张志坚/中国科学技术馆展览教育中心 段春明 李 莉 薛艳芳/河南省科技馆

2022-12/总第321期

阅读数1

天宫课堂第三课于2022年10月12日下午顺利举办,河南省科技馆作为地面分课堂之一,同步组织青少年开展地面课堂主题活动,来自河南省14所中小学校100余名师生代表参与活动[1][2]。本次活动既是科技馆大型主题教育活动的成功案例,也是馆校合作的有益探索。本文将阐述天宫课堂第三课河南地面分课堂活动的设计与实践,分析总结经验,为科技馆大型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拓宽思路。


活动概况

天宫课堂第三课主课堂设在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河南地面分课堂设在河南省科技馆,承接河南省的活动项目。河南地面分课堂活动共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进行活动预热,包括“天地共播一粒种”活动和征集活动;第2阶段为地面分课堂活动,包括天地对比实验、科学实验表演、科普剧等活动;第3阶段为后期系列活动。本次活动得到河南省科协与河南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面向河南省中小学校开展,还邀请了航天员陈冬、刘洋母校的师生参与。


活动设计与实践

活动类型与定位

科技馆教育活动按活动形态可分为8类:展览辅导类、科普培训类、科学表演类、对话交流类、科学游戏类、科技竞赛类、科技考察类、综合活动类[3]。天宫课堂河南分课堂属于综合活动类,是持续性、多形式、多元化的大型主题教育活动,包括天地对比实验、科学表演、科学家讲座等涵盖科普培训、科学表演、对话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围绕天宫课堂主题进行有机整合与串联,相互协作,共同提升整体活动效果。

活动设计理念与流程

本次天宫课堂河南分课堂活动,遵循品牌战略、精准服务、激发兴趣、形式多元、馆校合作、资源共享的设计理念,以天宫课堂为主题,按照整合已有资源—开发主题活动—合理安排活动—活动组织实施—活动效果评价的流程设计活动。

整合已有资源,包括“一飞冲天”科学表演、火星车和天文台等河南省科技馆的活动资源,以及主课堂组织的“天地共播一粒种”活动、天地对比实验等馆外共享资源。开发主题教育活动,突出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开发相关征集活动和“圆梦”科普剧。合理安排活动,按照活动前、中、后的顺序安排,其中“天地共播一粒种”活动属于项目式学习,活动时间长,适合前期开展,可作为预热活动,贯穿整个活动周期;科学表演和科普剧放在活动当天,提升现场活动氛围;火星车和天文台等活动作为课后延续活动,发挥品牌持续影响力。此外,根据活动总体安排,组织人员实施各项活动,完成活动效果评价。

活动实践经验

●  品牌优势,汇聚多方资源 天宫课堂已成功开展过2次,全网总点击量超过40亿次,激发了无数孩子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太空授课已经成为开展科学技术普及的知名品牌[4]。依托品牌优势,汇聚多方资源,合力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是不同组织机构间密切合作的经典案例。其中,活动整体安排由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指导,活动场地搭建、活动内容开发和活动组织实施获得河南省科协的支持,参加活动学生的组织获河南省教育厅的支持,活动直播获中央电视台河南站支持,地方媒体宣传报道获河南省委宣传部支持。

202212gc1-1.jpg

天宫课堂河南地面分课堂场景

●  场地选取,展现场馆特色 本次活动河南省科技馆将地面课堂活动场地设立在场馆1层中庭,该位置场地空间宽阔,光线明亮,适合搭建舞台和场地布置,能够容纳较多学生参与活动,活动场地周边可以布置学生的绘画和手工作品,烘托活动氛围;场地特色明显,东北侧为河南省科技馆的球幕影院,结构外形大气磅礴,非常具有河南省科技馆特色;场地网络、用电等设施完善,尤其是西侧紧邻场馆西门,便于卫星车辆对接信号,保障直播畅通。

●  馆校合作,探索合作模式 本次活动河南省教育厅全程参与,是一次“自上而下”馆校合作机制的模式探索。一是领导重视,河南省教育厅、郑州市教育局和各区教育局相关领导均出席活动,为全省中小学校参与活动提供了基础。二是面向河南省中小学生开展天宫空间站相关互动问题、绘画和手工作品的征集活动,提升学校参与度,扩大活动覆盖面。三是邀请河南农业大学水稻遗传育种专家参与“天地共播一粒种”活动,指导学生种植,形成“中小学—科技馆—高校”整体联动,扩展馆校合作范围。


中国科教工作者协会会员专属文章,

以下平台可使用同一账号密码登录,点击开始同步密码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