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推进科技教育高质量发展 踔厉培育拔尖创新后备人才
2023-03/总第324期
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创办于1960年,系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是朝阳区一所十二年制重点发展学校。学校一校六址,小学、初中、高中分址分部办学,校园总占地面积162亩。60余年的历史积淀,学校秉承“立志,勤奋,求实,开拓”校训,熔铸了厚重的“和睦同心,和合一致,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和合”文化,树立了“敬业,挚爱,求实,创新”的教风与“刻苦,自信,求是,有恒”的学风,形成了“文明,守纪,友爱,勤学”的校风。2004年,学校被评为北京市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学校,经过10多年孜孜不倦的科技育人,学校于2015年被认定为北京市中小学生金鹏科技团机器人分团。学校非常重视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根据学校科技教育整体规划,结合学校“和合文化”及“全面+优秀+特长”的学生发展目标,逐步呈现“十二年一体化”的科技教育高质量发展特色。
自信教育理念下学校科技课程构建体系图
夯实科技教育实施途径,促育人高质量发展
加强科技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建设关系到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学校在优化基础知识型课程、整合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实践型课程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建设以国家课程为主、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为辅的“德、智、体、美、劳”十二年一体“和合六质”人文素养课程群。“和合六质”人文素养课程群能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打造平台、创设空间,让学生在多元、丰富的人文素养课程学习中发展特长、体验成功。其中,科技课程主要围绕“和智”“和创”及“和行”进行课程群建设。
学校大门
学校系统设计小学、初中、高中科技教育课程,呈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学段间相互衔接”“校本课程与社团建设相结合”等特点。以机器人特色项目为例,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学校面向小学、初中、高中3个学段开设了3个层次的课程群:面向不同学段学生的普及课程7门(提供机器人普及课程),面向选修学生的提高课程5门(提供专业性强的机器人训练课程),面向拔尖学生的创新课程3门(提供机器人创意设计等课程)。
校园科技节
多方联动丰富科技活动
为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每年金秋时节,学校都会结合科技热点,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节活动。学校积极利用校外优质资源,并依托家校委员会和学校所在社区等,不断扩大教育边界,多方联动、多场域协同育人,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学习需求。2021年底,学校莲葩园高中校区开展了主题为“天宫载梦,太空实验进校园”活动,通过此次活动,学生对太空实验的兴趣愈发浓厚,为太空实验搭建小组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与活力。活动结束后,该校区学生代表还在中国科技馆地面主课堂参与了太空授课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学生参赛获奖
小初高密切衔接,凸显育人共同体优势
建立健全机制,保障育人共同体健康良性推进
建立健全学校集团内部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育教师奖励机制,坚持“两个统一,六个一致”管理模式,实现特色项目均衡发展。第一个“统一”是指集团统一领导,校区专人负责;第二个“统一”是指整体统一要求,发挥各自特色。“六个一致”分别指管理目标一致、管理制度一致、管理过程一致、课程理念一致、教师待遇一致和评价标准一致。促进集团校下属各校区科技教育均衡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各学段科技育人实效。
打造大教研组,确保育人共同体和谐稳定发展
精心挑选集团内各学科优秀教师成为学科领军人物并担任集团学科教研组长,开展跨校区、跨学科的教研活动。同时,学校成立了机器人教研组,并任命区级骨干教师为组长,小学、初中、高中各校区机器人社团教师为组员,将学校科技教育特色置于突出地位,确保学校机器人社团创新后备人才贯通培养、和谐稳定发展。
组织师生观摩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立足区域示范引领,聚力发挥辐射效应
馆校合作,助力帮扶,带动区域发展
学校大力支持并鼓励学生和科技教师走进社会大课堂(比如中国科技馆、北京科学中心等)参加学习交流展示活动,在活动中促发展,在活动中共提升。2022年9月,学校推选4项学生发明创新作品,并选派1名学生参加京津冀青少年科技创新交流活动,在展示活动中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充分展现了学校科技教育的成果。
区市对接,发挥共建优势,凝聚发展合力
近年来,学校发挥和智创客空间作为北京“创客12+”基地的作用,积极承担多项市级赛事,为全市100余名教师和300多名学生提供培训与参赛服务,展现学校优良的工作作风和服务态度。学校还获得朝阳区未来工程师大赛承办资格,立足崔各庄学区,向周边学校辐射,达到了宣传学校和服务全区工作的目的。
多年来,和平街一中已形成旗帜鲜明的科技教育工作特色,科技教育工作也成为了学校办学特色的一张名片,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和“双减”政策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将以培育越来越多的拔尖创新后备人才为工作契机,行稳致远,做好科技教育工作,为追求学校高质量教育发展踔厉前行。
阅读排行榜
- 1[追踪]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普及STEM教育,培养具有中国心的学生——江苏省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
- 2[追踪]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奖”获奖学校介绍:让儿童站立在科技教育正中央——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 3“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优秀项目案例——上海植物园:“暗访夜精灵”夜间自然观察活动
- 4[追踪]“科技馆活动进校园”项目案例:科学有“为”,省力有“道”
- 5 让创新的智慧在科技实践活动中闪光 ——新疆兵团第五师小学
- 6[去科技馆学科学]流动的科学
- 7“科技馆活动进校园”项目案例:立足场馆资源的教育活动实践——“展无止境”的实施与思考
- 8[追踪]第一届全国科创项目式学习方案征集活动案例:PBL项目式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为科技馆设计一件符合需求的蚂蚁观察箱展品
- 9[追踪]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奖”获奖学校介绍:打造科技育人特色 培养创新拔尖人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
- 10[追踪]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引入科技活水 助开教育繁花
推荐文章
- [追踪]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奖”获奖学校介绍:让童年在创新中更美好 ——小学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实践
- [追踪]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奖”获奖学校介绍:科技创新育英才 多元开放助发展——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科技创新教育实践
- [追踪]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务实 创新 拓思维 展理想
- [追踪]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科技引领发展 创新成就特色
- [追踪]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智能筑梦未来 创新舞动校园
- [追踪]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创筑梦机器人 树科技兴校典范
- [追踪]科技教育特色学校:二十载深耕创新沃土 行五育厚植人才之树
- [追踪]第一届全国科创项目式学习方案征集活动案例:设计思维指导下的项目化课程设计——热风帆船设计与制作
- [追踪]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推进科技教育高质量发展 踔厉培育拔尖创新后备人才
- [追踪]第一届全国科创项目式学习方案征集活动案例:红细胞环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