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机电话:010-64522026   编辑部:010-62178764   邮发代码:82-418   刊号:ISSN1671-4350   定价:16.00

[匠心育人]多种教学模式融合 全面培养科研储备力量

文_刘丽君/东北大学

2023-04/总第325期

阅读数3

紧紧围绕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这一宗旨,筛选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优秀中学生,并为他们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科学氛围。尝试多元培养,充分利用各类网络平台和优质资源,让互联网+思维助力英才培养。


培养理念

利用线上教学资源,有效培养科研思维

高中生物学课程覆盖内容较广,学习内容相对笼统,多数中学生在生物领域的知识储备不足,尤其是实验操作方面的基础知识,在未了解实验原理的情况下直接进行实验只能是走马观花,无法掌握生物实验的本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结合高中生所具备的理论知识系统,我们充分利用线上资源,对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形象讲解,培养学员良好的科研思维与习惯。

WechatIMG2137.jpg

从实际项目入手,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

生物是一门离不开实验、实践的学科。为了进一步强化学员对生物学科实践属性的认知,培养期间,我们以具体的科研项目为目标,详细讲授生物学研究中用到的基础知识与技术,让英才学员通过实际项目深入理解相关知识,探究生命奥秘。

营造浓郁学术氛围,全面提升科研素养

目前,生命科学前沿的科技资讯、实验技术多以英文呈现。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中英文结合的双语教学模式,一方面让学员尽早适应英语教学环境,提高学员生物专业英语水平;另一方面,在耳濡目染的科研氛围中提升学员的科研素养,为他们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图6-刘丽君老师.jpg

刘丽君在第5届全国发育生物学大会上

强化课程思政,正向引领学生发展

在培养过程中,做好思想正向引领,引导学员关注国情热点,增强他们在重大公共突发卫生事件中的应对能力,鼓励他们利用所掌握的学科知识解决科学问题。


具体做法及培养效果

课堂形式以“线上线下和远程多元化教学”为主

我们将以往传统的线下教学过程改为线上线下和远程多元化教学,通过PPT讲解、观看实验操作视频,以及一些慕课公开课资源,让学员对实验的整体与细节都有完整的把握。每次授课之后,学员都会分享自己的想法观点并对有疑问的实验环节进行积极提问,他们的一些奇思妙想也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和启发。教学相长的培养过程,强化了学员对于生命科学研究的完整认识,让他们的科学思维初具雏形。

微信图片_20230510143637.jpg

实验操作视频

确定主要教学目标,开展科研实践活动

以具体科研项目如“G1期细胞周期蛋白缺失型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建立”等为主要目标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让英才学员通过实际项目深入理解相关知识,探究生命奥秘。当英才培养从理论学习走入课题执行,我们的培养活动更加鲜活起来,学员第一次踏入实验室时眼中都放出了新奇的光芒。在实验室,他们可以亲身体验科研学习节奏、近距离接触实验操作、见证微观世界中的生命奇迹,不仅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现象结合起来,加强了对以往知识的巩固,更让英才学员通过专业的科研训练和深入的科学思维探讨对科学研究有更清晰的了解,这些对于学员未来专业选择、学业规划、个人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WechatIMG2139.jpg

刘丽君为学员讲解仪器工作原理

利用各种资源让学生了解最新科研成果

培养期间,我们积极对接优质资源,多次邀请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Per Hydbring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唐少军教授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开设暑期国际课、无界课堂或学术报告,让学员了解到前沿的细胞周期研究,并有机会与优秀科学家进行直接交流,不仅能开拓学员的国际视野,更加深了他们对全球生物学科发展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始建议学员尝试学习高质量前沿文献,并邀请他们在寒暑假参加实验室每周一次的全英文文献分享会。通过这些举措,实现了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国内国外多个层面、多个维度的生物科研探索,提升了学生的科研素养。

微信图片_20230510143946.jpg

学员做实验

开设与研究热点相关的专题课堂

培养过程中,我们开设了“癌细胞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情况”“冠状病毒的起源”和“人类与自然的相处”等与时俱进的专题课堂,值得欣慰的是,专题教育中,学员不仅有自己独到的学术见解,还表现出了浓郁的爱国情怀,透过他们稚嫩却坚毅的目光,我仿佛看到了中国生物医药领域光明的未来。

WechatIMG2140.jpg

刘丽君与学员在实验室合影

“少年智则国智”,在与“00后”中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我常常为他们对科学研究的渴望与好奇而感动不已,时时提醒着我多年前迈进科学大门时的初心和热情。目前已有几名培养的学员进入国内外知名大学,继续生命科学领域的深造,相信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科学新星从英才计划中走出来,成为我们国家的科研“中坚力量”。


本文作者系东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大学海外百人青年特聘教授、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在发育、疾病和再生中的功能和相关机制。在《自然·细胞生物学》《分子细胞学杂志》《美国科学院院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项科研基金。


以下平台可使用同一账号密码登录,点击开始同步密码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