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机电话:010-64522026   编辑部:010-62178764   邮发代码:82-418   刊号:ISSN1671-4350   定价:16.00

[专题]初中社会性科学议题跨学科实践活动——以“海洋教育系列课程——填海造陆”议题为例

文_于志健 崔文浩 王 强/山东省威海世昌中学

2023-08/总第329期

阅读数4

社会性科学议题因注重构建有效建模、推理与论证等科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讨论社会问题与决策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提升科学认知与伦理道德水平,从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整合性发展[1]


活动背景

威海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海岸线绵长,达985.9千米。具有山海相依、岛湾相映、河流纵横的地理地貌,海洋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映衬,地域特色鲜明。威海取“威震海疆”之意,别名威海卫,是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北洋海军的发源地、甲午海战的发生地、被列强侵占并回归祖国的“七子”之一,还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山东半岛的区域中心城市、重要的海洋产业基地、滨海旅游城市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海洋文化底蕴深厚。因此,学校结合地域特点和地方资源,基于社会性科学议题理念进行海洋教育课程研发,积极利用附近的海洋资源、港口、海产品交易市场等显性资源,将生成活动与预设活动相结合,构建和开发海洋文化特色课程,形成了“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填海造陆”“海洋能的开发利用——潮汐能发电”“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牧场”3个主题活动,架构以海明德、以海启智、以海强体、以海育美、以海践劳的多维立体育人体系(图1)。

202308zt4-1.jpg

图1 基于社会性科学议题的海洋课程设计[2]


活动目标

本课例以“小石岛是否有必要进行填海造陆”为研究议题,结合对威海地域未来发展的深入思考,对填海造陆课例开展启发式、辩证式、实践式课程探究。该议题创设了威海小石岛填海造陆的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情境,从科学、安全、政策、经济、历史5个切入点出发(图2),探究威海填海造陆的可行性,让学生在解决这些现实复杂、方案多样的议题过程中,促进互助合作能力、动手能力、审辩思维、探究能力、道德伦理选择能力的全面发展,整合性提升科学素养。

202308zt4-2.jpg

图2 “威海小石岛是否有必要填海造陆”议题星形图

活动过程

环节1. 从历史视角了解填海造陆(了解国内外填海造陆情况)

展示中国建设港珠澳大桥的过程中填海造陆的视频,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将目光转向自己的家乡——威海,威海地形以山地为主,沿海平原比较狭小,对威海市的发展有一定的限制。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人口涌入威海,使得威海市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而填海造陆是一个很好的解决人地矛盾的方案。国内外和威海又有哪些填海造陆的工程呢?

分析国外填海造陆的历史变迁 ①各学生小组将自己先前在课下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课堂利用电脑补充搜集资料,形成“各国填海造陆情况”初稿。由小组长对初稿进行点评,小组成员在教师的帮助下对“国内外填海造陆情况表”进行完善。②归纳典型国家的填海造陆资料要点,初稿形成后小组代表发言,展示自己小组分析了哪些国家和地区的填海造陆情况。

分析国内和威海填海造陆的历史变迁 ①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国内填海造陆资料的搜索与归纳。②学生从填海造陆的起因、阶段、方法及城市地形等诸多方面分析总结国内填海造陆情况。③小组归纳我国填海造陆资料要点,填写记录表,确定发言交流成员。

设计意图: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国内外填海造陆的情况;结合实地走访调研,了解威海地区的填海造陆情况,并根据地形特征初步探讨小石岛是否适合填海造陆。

环节2. 从科学视角研究填海造陆(填海造陆的原理和建模)

展示小石岛的航拍视频,引导学生回忆小石岛的地形特征,感受小石岛的魅力。小石岛可以称得上是山东半岛的明珠,目前还是一个没有被完全开发的宝藏,作为在小石岛海域生活的居民,我们要把它建设得更好,而填海造陆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那填海造陆到底要怎样进行呢?

●  学生观看古时威海的资料,了解威海卫的历史背景,总结古代威海的地形地貌与现代威海的变化;结合板块运动等地理知识分析威海地貌变迁的过程;小组分享交流,完成威海地形地貌调查报告。


中国科教工作者协会会员专属文章,

以下平台可使用同一账号密码登录,点击开始同步密码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