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机电话:010-64522026   编辑部:010-62178764   邮发代码:82-418   刊号:ISSN1671-4350   定价:16.00

[追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优秀项目案例:从化石到地层 远古世界的密码

文_麋嘉琛/北京自然博物馆

2021-06/总第303期

阅读数1

在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建筑中,最神秘的莫过于田家炳楼,这座由香港实业家田家炳先生和北京市政府共同投资兴建的标本楼蕴藏着27万余件馆藏标本。北京自然博物馆共分为4个基本陈列和1个恐龙园,大型整体古哺乳动物化石数量居世界第二,恐龙化石更是享誉全球。也正是因为藏品丰富,自然博物馆成了我国青少年最喜欢的科技场馆之一,每年寒暑假,更是天天爆满。

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常设的5大基本陈列中,古生物陈列是学生兴趣点最为集中的展厅。这里的许多标本在国内和国际上都堪称孤品,“来自中国的侏罗纪母亲”中华侏罗兽,完成全身羽毛颜色复原的赫氏近鸟龙,保存在我国的唯一的恐鸟标本,还有世界闻名的古黄河象头骨化石,长26米的巨型井研马门溪龙化石,中国唯一的恐龙木乃伊化石⋯⋯这些标本每年都吸引大量青少年前来学习和参观,也是很多校外科学课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们的科技教育往往只注重传播科学知识,而忽视了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实际上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在科学教育中更为重要,也是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最为核心的内容。“从化石到地层”的课程设计除了向学生传递科学知识,更注重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塑造。

课程以化石为切入点,引出枯燥的地质学知识,然后以化石为线索,讲授岩石分类、地层形成过程及地层的初步判断等知识点,引导学生制作地层柱模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通过故事、问答等方式传递古生物及地质研究科学精神的坚持,提升参与者的科学思维能力,从而让整个科学课程取得理想的效果。


实施过程

为什么要开发科学课程

近些年,随着我国科学教育的推进,为了满足广大青少年的需要,北京自然博物馆不断开发出各类科教课程,形成推进科普和科学教育的重要特色。

比如,近些年博物馆研学旅行受到越来越多青少年及家长的欢迎,但是这种研学旅行的组织者并没有很好地对活动进行规划。怎样提高学生的兴趣?怎么与博物馆互动?这些工作如果做得不细致,会导致活动形式单一老套,内容枯燥;或者干脆没有进行活动设计,完全本着“到此一游”的心态组织活动,这样的活动效果可想而知。学生走马观花参观,只游不学,难以对博物馆留下好印象,甚至会觉得博物馆很乏味,导致对博物馆的兴趣大打折扣,从此与某个博物馆绝缘。

有教育界人士表示,研学旅行的核心是课程,要有专业性、系统性设计。如果博物馆主动出击,积极开发相应的科教课程,就能够进一步增强博物馆对中小学生的吸引力。

如何设计“从化石到地层”课程

在北京自然博物馆的科学课程中,“从化石到地层”的课程设计立足于馆藏极其丰富的化石资源,以科学课程的方式实施,既要充分保证课程的科学性,又要将课程设置得生动有趣,提升参与者的学习兴趣,达到活动目的。

在该课程中,教师通过展示古生物化石激发学生兴趣,调动课堂气氛。比如,哺乳动物是由拟哺乳动物演化而来的,由于其特有的恒温优势,以及中生代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哺乳动物得以复苏和大发展。古生物陈列厅分别详细介绍了长鼻类、奇蹄类、偶蹄类、食肉类、灵长类和被子植物的演化历程,以及著名的山旺生物群。在展厅中,观众可以看到阶齿兽的复原图和骨骼标本,它是恐龙灭绝后地球上同期最大的哺乳动物;可以欣赏到庞大的象类家族,包括赫赫有名的高4米、长8米的黄河象和铲齿象等。

在了解这些化石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出课程主题——地层。学生接触教具化石,回答教师问题并向教师提问。如在介绍地球岩石的分类时,教师可以运用图片、视频等手段,向学生介绍地球的形成,并介绍岩石的3大种类——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通过岩石标本让学生对比总结3类岩石的特点。学生通过视频、图片及教师讲授了解地球的形成时间及过程,通过比对岩石标本,知道岩石3大分类及各自特点。在互动过程中,学生就可以详细了解3大类岩石是如何在自然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学生根据教师引导,知道各类岩石的形成过程,掌握3大类岩石互相转化的原理。

教师通过博物馆展厅内的丰富展品开展教学,学生还能跟随教师进行地层模型的制作,这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

202106JD1-1.jpg

学生制作地层柱模型


将课程延伸到学校课堂

北京自然博物馆开发的“从化石到地层”等科学课程,甚至还能够延伸到科学课堂。因为,作为重要的校外科学教育基地,学校会定期组织不同年级的学生到自然博物馆上相应的科学课,在寒暑假期间,还组织学生到博物馆研学。另外,博物馆也可以将部分课程直接搬到学校,通过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与学生互动,推动学校科学教育的发展,也能够大幅提升北京自然博物馆丰富资源的服务能力。


特点及亮点

北京自然博物馆向来不是一个枯燥的说教场所,长期以来,它一直都根据青少年心理特点开展互动式探索自然奥秘的活动,内容活泼生动,吸引了无数热爱自然的青少年朋友。在近些年的科学课程开发与设计中,依旧坚持了这一理念。

本课程以化石为线索,将地质学相关知识点引入课堂当中,通过大量实物教具将原本较为枯燥的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课程注重展厅的实地教学,突出博物馆实物性、广博性的优势,给予学生与以往不同的学习场景及感受,并将地层的形成过程转化为动手制作活动,将知识点融入活动中,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现在很多青少年进博物馆,往往只是走马观花地参观,收到的效果极为有限。北京自然博物馆通过科教课程的方式,让科普和科学教育变得生动起来。这不仅为众多学校和博物馆一起进行科学课程的探索和实践提供了很好的样本和参考,也为现在一些学校和校外机构开展研学旅行提供了内容方面的充分保障。


科普效果

课后调查问卷统计显示,学生感兴趣比例在99%以上,知识点掌握率在90%以上,愿意再次参加类似课程的比例达100%。通过与学校教师交流,参与过课程的学生对于地质学相关学科的兴趣明显上升,甚至有一部分学生自主查询了相关知识点,课程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使学生产生了自主学习的行为。而教学过程中科学精神的传递、科学思维意识和能力的引导,更将对众多参与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化石到地层”课程通过各类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将知识点展现给学生,实现了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这几大科学教育核心内容的融合,能够很好地完成教学目的。由于该项课程只是使用化石作为课程线索,因此还可以继续延伸,引导出更多自然科学相关主题。


【基地简介】

北京自然博物馆是新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筹建的第一座大型自然历史博物馆,主要从事古生物、动物、植物和人类学等领域的标本收藏、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工作。北京自然博物馆曾先后被中央宣传部和北京市政府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北京市科普教育、研发、传媒基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组委会命名为“科学与和平教育基地”,2008年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在2012年度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总评排名中,位列全国博物馆第5位、自然科技类博物馆第1位。


学生制作地层柱模型


以下平台可使用同一账号密码登录,点击开始同步密码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