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机电话:010-64522026   编辑部:010-62178764   邮发代码:82-418   刊号:ISSN1671-4350   定价:16.00

[匠心育人]注重培养方式的通用性、可复制性

文_钱柱中/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2022-05/总第314期

阅读数6

对于英才计划学员的培养,我们不完全提倡学生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虽然一对一的个性化培养更容易实施,我们还是希望培养过程能有一些通用性,能够在小范围内进行复制,有一些经验可以推广出去,能够产生更大的影响,这样对于人才的培养也许更有价值。


探索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我原本在学校就参与了较多的本科教学改革及教学管理工作,这些经历都是与人才培养相关的。比如,2010年我开始参与面向本科生的拔尖计划,负责拔尖计划的管理与联络等工作,也担任了拔尖计划的学术导师,这与中学生英才计划有一定的相通性。此外,对于正在开展的拔尖计划2.0,我们希望能开展中学生到本科生、本科生到研究生的贯通式培养。事实上,即使进入拔尖计划培养的学生,其在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础差异也较大,我们希望在中学阶段就能进行一些计算机基础培养方面的尝试,为一些优秀学生提供更好的机会。

钱柱中个人照1.jpg

其次,2015年以来,我参与了中国计算机学会的中小学教育专委会,主要面向中小学的信息化、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或计算机科学的普及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均比较关注中小学,甚至更小年龄段孩子的计算机科学启蒙教学。我国也已经做了一些尝试,但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而且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要全面普及计算机教育难度较大。欣慰的是,英才计划不受这些因素的限制,因此我希望通过参与英才计划的指导、教学、培养,在中学生计算机教学方面作一些探索。


注重培养方式的通用性、可复制性

英才计划计算机学科学员的基础差异特别大,因为中小学阶段的计算机教学还没有形成体系,很多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对于中学生英才,也不是一定要把大学的东西照搬过去,可以着眼于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计算思维,也即利用计算机,通过编写一些简单的程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能够培养出这种思维,也是很有意义的。

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我们一般先向学员推荐一些适合中学生的编程教材,既不需要学员具有非常专业的背景知识,也能以这些教材作为基础,培养学员的基本计算机素质——计算思维。在此基础上,根据学员能力、时间,以及未来的计划,让学员参与一些项目,或者自己做一些项目。

有一位叫李仕嘉的英才学员,他在小学、初中就已经学习了不少与编程相关的课程,也参加过一些竞赛,个人能力比较强,基本达到了本科生的水平,所以就直接参与了他个人比较感兴趣的一个铁饼室内测距项目。在项目开展过程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位学员思维很活跃,有很多想法,动手能力也不错,有了想法可以较快地付诸实践。但是,由于他没有经过完整的科研训练,初始的想法过于发散,与实践之间还有一些差距,值得欣慰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后,他掌握了基础的科研与实践方法,后期能够相对独立地完成一个简单的项目。


疫情对英才学员培养的影响

近两年因为新冠疫情,很难与学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尤其是在2020年疫情刚开始的时候,确实不太清楚该怎么办,加上那时刚成为英才计划导师,各方面的经验不足,那一年与英才学员接触得比较少,只是线上交流了几次,没有形成完整的沟通、交流体系。从2021年开始,我对学员的培养就相对比较体系化了,针对疫情制订了一套培养体系,主要由我和研究生助教一起给学员作辅导。一般1个月定期在线上开1次研讨会,研讨内容包括交流教材学习心得、探讨开展项目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等,助教在平时也会与各位学员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为学员答疑解惑。

钱柱中个人照2.jpg

总体看来,疫情确实对学员开展项目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对外地学生的影响更为明显,因为做项目,特别是一些小课题,面对面的交流会更为充分和有效。但是,经过3年的摸索,我们也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培养体系,力争将疫情的影响降到最小。


立足当下,展望未来

之前,我不太容易理解当前大学生的状态,英才计划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得我对当前大学生的状态也有了一定的理解,这对我们的本科教学有一定的帮助。另外,通过对中学生的一些了解,以及通过参与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小学教学专委会,与一线的中学教师有了更多的联系,使我更加了解我们国家的中小学计算机和信息化的教学现状,希望未来能够多做一些相关方面的工作,推动计算机科学教育在中小学教学中的普及,逐步提升中小学生的计算机素养。

(本文作者系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博导,曾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与日本会津大学访问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布式系统与计算机网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华为、国家电网等科技项目15项,获得2016与2019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研究成果在JSAC、TPDS、INFOCOM等重要期刊与会议发表论文100余篇,5次获得最佳论文(提名)奖;主持国家拔尖基地教改项目1项,获得2014年度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5/11)与2020年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优秀导师奖,指导博士生获2015 ACM中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指导本科生获2017年江苏省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


以下平台可使用同一账号密码登录,点击开始同步密码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