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机电话:010-64522026   编辑部:010-62178764   邮发代码:82-418   刊号:ISSN1671-4350   定价:16.00

[历史上的丝路科技]丝绸之路上的武器

文_陈 巍

2024-04/总第337期

阅读数0

在历史的长河中,武器贸易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双刃剑。一方面,它让冲突变得更加普遍和激烈,对和平发展构成了不容忽视的威胁,给无数生命和家园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也因此军火商人又被称为“战争贩子”而臭名昭著。另一方面,武器的流动也并非全然负面,麻烦的根源始终在于人,而不是人手中的工具。与武器交易相伴的往往是技术的传播,武器知识往往是最先得到传播的科技门类,也是不同文化之间进一步交流融合的切入点。


古典时期的武器流动

武器的流动显然与人类不同部族之间交流一样源远流长。网友常说的“没有男人能拒绝一根完美的木棍”,生动地揭示了人类心理底层对趁手兵器的迷恋。随着武器制造技术在各地区不平衡发展,不同地方所用的武器出现比较明显的差距,这就让武器流动从不同层面凸显出来。例如作为制造原料的金属、木材、羽毛、胶漆等,作为动力的马匹、骆驼等,以及武器加工成品。在历史上从原料、零件到整体,武器的流动往往受到程度不等的限制,但人员流动又往往会突破这些限制。

古埃及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6—公元前11世纪)经历了显著的军事技术变革,这场变革的标志是马拉战车的兴起。起初这些战车是与外族作战的战利品,这种移动速度快、冲击力强的武器在埃及军队中的数量得到迅速提高。为满足国家的庞大需求,古埃及在不断从西亚及尼罗河上游地区进口马匹、木材、车辆和驭者的同时,也在本国的作坊里制造战车、车战所需的盔甲等,最终完成了技术转移和本土化。

19世纪末在埃及的阿马尔奈发现了刻在数百块泥板上的书信,这批被称作“阿马尔奈文书”的资料记载了古埃及第18王朝法老埃赫那吞(约统治于公元前1353—公元前1336年)时代军事技术的交流,例如周边国家向埃及进贡武器,以及埃及法老把武器作为回馈礼物。除朝廷外交活动以外,古埃及还使用大量来自外国的雇佣兵,他们也把惯用的武器和战术传播到埃及以外。

今以色列一带发现的古罗马铁剑.jpg

今以色列一带发现的古罗马铁剑

古罗马是一度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军事强国,它的武器对周边民族的影响显然是巨大的。西欧一带的罗马时期蛮族遗址集中出土了标枪、长矛、剑等大量罗马武器。这些武器有些发现于古战场,可能是战斗后的遗留物,更多则是发现于祭祀场所,具有把战利品向神灵献祭的性质。不少武器与具有地中海沿岸生活特征的遗物并存,似乎并没有经过充分的本地化。

以往主流观点认为古罗马曾立法禁止向蛮族区域出口武器,不过这些禁令并不适用于任何情况。一些法律条文明确禁止向罗马城的外国使节出售武器,但对是否禁止在帝国边境口岸的武器直接贸易,却并没有明确规定。禁止武器出口的法律有可能是在罗马帝国晚期才颁布的,不过这项管理措施很难付诸实施,因为当时罗马境内已经有许多来自蛮族部落的雇佣兵团,他们让古罗马军队的武器和战术一样变得更加混杂。


中国科教工作者协会会员专属文章,

以下平台可使用同一账号密码登录,点击开始同步密码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