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机电话:010-64522026   编辑部:010-62178764   邮发代码:82-418   刊号:ISSN1671-4350   定价:16.00

[专题]SKC-CAT模型的课堂应用——以“天气的影响”课程为例

曹春浩 沈文炎/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

2021-06/总第303期

阅读数5

“天气的影响”是在学生认识阴、晴、雨、雪、风、雾等不同天气现象学习之后,发现天气具有多姿多彩、多样变化的特点基础上,继续学习天气与人类、动植物的关系,落实《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14.1地球被一层大气包围着”的学习内容中的低年级学习目标: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图1)。

202106zt4-1.jpg

图1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14.1地球被一层大气包围着”


本节课的学习为学生在中年级学习使用温度计、风速计等测量天气的工具提供了知识和需求的支撑;为学生在高年级学习天气的成因有了知识积淀。为学生中高年级使用SKC-CAT模型,学习课标“14.1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这一概念提供了认知基础。


了解学生已知,思考教学策略

在课前的了解谈话中,例如问学生:“家长要带孩子周末去郊外旅游,周六早晨,他们却决定不去了,说一说可能是哪些原因导致的?”学生可能会回答家长要加班或有其他事情,也能说出可能因为天气不好,下雨了、可能有大雾(雨天、雾天开车,看不清楚道路,易发生危险)等天气变化的原因。从而了解到学生对一般天气现象已有自己的感知,学生也知道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能举例说出雨雪天不利于人们出行等。但继续追问下雨天对动植物和人到底影响是好的还是坏的?学生一时发愣,“啊——啊——”慢吞吞地回答不出。从这些学生的回答中可以了解到,学生一般知道不同的天气对人们的生活生产、动植物的生存有影响,但是这种知道是无意识的,一般只知道天气对人有影响,但没有有意识地把天气的影响和自己的生活相联系,并且不能清晰认识到一种天气对不同事物会有利与弊两种不同的影响。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能够“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的影响”。但是通过前测,我们发现学生只是依据经验掌握了一些天气对于动植物的影响,这种影响具有利他性,没有切身性的体验,只是停留于表面,没有真切地体验到、感知到。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从学生的认知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深层次的认识,体验天气对于自己是有贴切性的影响的,从而能够从根本上认识到天气的影响。

在以往教学中,一般是通过看图片或视频认识天气的影响。这种教学方式还是在认识天气对他人的影响,还是纸上谈兵,更多是一种视觉上的刺激,学生没有身体力行地参与到天气对于自己的影响中来,体会不深刻,并且与学生喜欢动手活动体验的需求相矛盾。低年级学生具有强烈的动手参与的特点。这就需要教师颠覆以往的、传统的教学方式,从学生认知规律(Students)、围绕重要概念(Knowledge)、指向学生素养发展(Competencies)的教学理念出发设计教学环节。因此在教学中就要思考:能够把自然界中大环境、室外受天气影响的现象微缩到室内,学生能够现场体验,身临其境。例如放风筝受天气影响明显,能把放风筝的活动移到室内现场体验吗?经过分析,室内没有高的空间,也没有较大的风,不能把放风筝活动复制到室内现场体验。因此需要教师设计活动时思考以下几点:①体验活动能够在室内开展,便于儿童操作,还要效果明显。②体验活动最好能够包括对人的生活、生产有影响的活动,还要包括对动植物有影响的活动。③同一种天气对这些活动有利与弊两种不同的影响。此外,还要思考怎样在室内模拟天气变化,如晴天、雨天、刮风等。通过这些思考,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思考点都是以学生的认知为起点,围绕核心概念点设计教学,而且需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到天气的影响,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中国科教工作者协会会员专属文章,

以下平台可使用同一账号密码登录,点击开始同步密码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