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机电话:010-64522026   编辑部:010-62178764   邮发代码:82-418   刊号:ISSN1671-4350   定价:16.00

[STEM教育与科技教育]STEM教育的应用范畴(十九)

文_向世清

2022-07/总第316期

阅读数6

前一讲,我们特意留下第10个探究具体方式,将单独在本讲阐述。这主要是因为第10个具体方式涉及到有关评价的讨论,而评价会有决定性的“指挥棒”效应,它能决定一个教师是否愿意在过程中采用探究。只有愿意采用探究,才可能用到前面的9个具体的方式,也才可能用到前面几讲所解读的有关探究的各种基本内容,所以这第10个具体方式在层面上高于前面9个。因此,我们特意用差不多一讲的篇幅单独给出这第10个探究的具体方式(您读完之后也一定会同意我这样处理有关篇幅的考虑的!笑)。

(10)结构化终结评价改善 教育活动离不开评价。在中国的情形,只要有了评价要求和方式,那么这些要求和方式就会成为一种业界乃至社会的“指挥棒”,然后一切皆向“指挥棒”看齐(如图1)。不巧的是,我们国家的文化在近半个世纪由于受到西方“绩效管理”思想的影响(当然也有中国文化历史的本质基因沉淀的部分更深层次的原因),总会逐渐将“指挥棒”逐步精细化、夸大化然后异化(“高考指挥棒”效应就是最好的例子,今天的“全民为补课”和“内卷”更是标志)。不远的今后,历史一定会证明,我们近30年和今天这种由于错误使用、滥用“绩效管理”而导致的竞争驱动型效应,最终像是演变成了一种畸形“社会群体效应”的“类社会文化”错误社会导向,是不科学的。所以无论何时我们在考虑建立和使用评价时,都要记住,“指挥棒效应”必须也最值得慎重践行。这一点,在针对探究开展评价时,也是一样的根本道理。

202207xsq1-1.jpg

图1 “指挥棒效应”是评价的审慎根本

为了让探究持续有今后更好的发生,就必须思考,如何评价才能更好地有利于促进当前的探究乃至今后探究的可持续发展。否则,势必因为错误评价当前的探究而进一步引发终结今后探究的良好延续。要做到这一点,从科学评价的角度讲(见表1),就不能仅以终结性评价(或结果性评价)为标准,尤其是不能以片面结果为评价依据,而是应该尽可能完善结果性评价,并兼顾良好和科学的过程性评价,更在结果中同时纳入对可能的后效应和长效应的评价,还要看到很多其他当前不重要的显形和隐性的多方面结果的影响。绝不能仅仅以有限指标封闭性地评价当前的有限结果,尤其是不能简单地以对标计数性的“达标”和“合规”方式给出简单的分数。客观地说,我们当前的教育就是过于强调片面的结果性评价,尤其是将这一评价演变为了更为偏重的“简单化绩效评估性体系指标”,只注重几个简单的分数,却忽略更深层面的各种效果、效应,然后与为了竞争筛选的排序结合,最终形成了太多的不良导向(某种意义上,我们的应试教育模式就是逐渐通过绩效评估管理方式强化排序而“塑造”成今天的“离谱”格局的。应该多思考一下:高考指挥棒现在如此深刻的指向性是不是该纠偏?从根本上思考清楚,教育可以采用绩效评估吗?旗帜鲜明地说,绩效评估带偏我国教育,这是严重的历史失误,虽然是历史发展的大环境所影响的,但这本身还是由不是真正懂教育管理的一批管理者逐步推演出来的。他们是不是应该为此负些责任?!)。


中国科教工作者协会会员专属文章,

以下平台可使用同一账号密码登录,点击开始同步密码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