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机电话:010-64522026   编辑部:010-62178764   邮发代码:82-418   刊号:ISSN1671-4350   定价:16.00

[科教展台]传播生态文明 共建绿色校园——环境教育科学实践活动方案

周晓庆/重庆市巴蜀中学校

2023-11/总第332期

阅读数18

活动背景

环境教育是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养、思想道德素养及环境素养的重要手段。学校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后备力量。绿色校园里的绿地、教室、操场、食堂、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蕴含着绿色发展、与人友好的设计理念,能提升空气质量、降低环境噪声、减少水土污染,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


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以校园为活动开展对象,基于项目式学习创设系列探究实践活动,通过引入、探究、解释、扩展和评价开展系列活动。在充分理解节能、环保、可持续的“绿色友好设计”核心理念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为校园中的小鸟创造家园、为花园中的蚯蚓制作小屋,设计并制作学生心中的绿色校园模型。通过开展校园生态摄影大赛,传播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活动目标

深入理解绿色校园核心理念 

绿色校园既包括绿色的校园环境,也包括绿色的生活方式。通过校园画像、校园生态大探究、校园垃圾再利用、绿色校园设计等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节能、环保、可循环、可持续、以人为本的绿色校园核心理念。

项目式学习跨学科知识,多学科融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以共建绿色校园为目标,学习植物生态效益、腐生动物的生活方式、清洁能源的产生与利用、绿色建筑、雨水过滤与净化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生物、物理、通用技术、美术等知识,学习绘制地图、3D 打印、木工技术等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培养乐学善学态度及团队意识 

通过改变学科本位及教师讲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参与项目式学习,建立团队意识,最大化激发学习潜能,在学习教师提供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扩充相关知识。 

树立社会责任感,传播生态文明意识 

能基于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间的关系,形成生态文明意识,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实践。

活动对象、时间、地点

以学校高一校本课程“镜头下的生物笔记”兴趣班的20名学生为主要活动对象,成立活动探究小组,5人1组;其中部分活动,比如生态摄影大赛,则以全校师生为活动对象。活动时间为每周二下午2课时的选修课及部分周末。活动地点包括校园及周边环境、生物课程基地实验室、技术课程基地3D打印室、木工房等功能室。


活动过程

活动准备、宣传阶段

成立跨学科指导团队,以“绿色校园”与“生态摄影”专题讲座开启活动。通过讲座了解国家的生态发展战略,以及什么是绿色发展,为什么要绿色发展,如何绿色发展,绿色校园在绿色发展中有什么作用,中学生在绿色发展的进程中能做些什么,什么是生态摄影等内容。同时,充分发动学校生物学社、摄影社等学生社团的力量,在全校师生中进行宣传。

主题活动阶段

校园画像——让我为你拍张照

学生漫步于校园,仔细观察校园的一草一木、一亭一园,运用相机、平板电脑等设备拍照或以绘画形式留下校园中的美丽一角。活动内容包括:①学习摄影基础知识,比如光圈、快门、感光度等;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感受光圈、快门、感光度对照片效果的影响;③校园实践拍摄,并就作品进行交流。通过校园画像,进一步明确主旨问题——什么是绿色校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发认知冲突,为校园生态大探究活动作好准备。

校园生态大探究

校园生态大探究包括校园植物调查、鸟类调查及实验探究3个活动,明确活动任务:“为什么要建设绿色校园?”

在校园树木调查中,学生通过科学测量收集树木种类、数量、生长情况等信息,关注校园树木种植和生长情况,认识学校树木对改善校园环境的积极作用。活动内容包括:①合作学习,通过校园真实情境学习常见植物的形态结构,以及植物生存策略;②对校园植物进行调查,做好记录;③调查汇报。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基于跨学科项目实践的中学生科学推理能力发展研究”(2021-04-062)成果

该项目获得第3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一等奖


中国科教工作者协会会员专属文章,

以下平台可使用同一账号密码登录,点击开始同步密码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