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机电话:010-64522026   编辑部:010-62178764   邮发代码:82-418   刊号:ISSN1671-4350   定价:16.00

[科教展台]生态贵州的绿色实践——高中大单元生态文明教育VIPP跨学科德育实践活动方案

刘婷婷/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局

2024-04/总第337期

阅读数10

活动背景

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把生态文明教育列为五项德育内容之一。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生态文明教育是加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高中教育对学生思想、生活方式、价值理念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因此,在高中实施生态文明教育有重要意义。教师不仅要利用课堂教学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还应引导学生在具体实践活动中运用生态环境知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提升生态文明素养。

VIPP是英文visualization in participatory programs的缩写形式,中文译为参与式可视性。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学生在地化的自然体验,大自然、生产、生活中有大量的可视性材料,这些真实情景中的可视性材料能很好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本方案把大单元项目主题作为系统的课程逻辑,整合生物、化学、地理、数学等多学科知识,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很好地发展了高中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


活动目标

通过参与“生态文明教育VIPP跨学科德育实践活动——家庭类”,让学生更好地关注日常生活,通过零添加、生活趣探、变废为宝、资源利用、环境污染、调查研究6个主题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绿色低碳、简约适度的家庭生活和消费方式。

通过参与“生态文明教育VIPP跨学科德育实践活动——校园类”,按照世界森林日(3月21日)、世界水日(3月22日)、世界地球日(4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5月22日)、贵州生态日(6月18日)等,设计按月在学校开展的环境与保护、资源与利用、疾病与健康、协调与平衡、地方与生态5类VIPP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感悟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途径,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绿色生活,创建绿色校园文化。

通过参与“生态文明教育VIPP跨学科德育实践活动——社会类”,到贵州生态农业、森林公园等有代表性的生态美景、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点开展研学旅行实践体验,带领学生走入大自然真实美景中,感受生态贵州、多彩贵州,形成“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活动内容

本活动以VIPP理念和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开设“生态文明教育”地方课程的通知》精神为依据,配合地方课程的开设,充分挖掘丰富的贵州生态文明资源,主要内容包括生态文明教育VIPP跨学科德育实践家庭类、校园类、社会类精品活动设计;乡土生态文明资源、地方传统生态文明文化在生态文明实践活动中的拓展应用及效果评价;发掘贵州自然生态文明资源和民俗生态文明文化,建立贵州生态文明教育VIPP实践活动资源库。


活动过程

准备阶段

活动时间:新学期开始,9—10月,每周1节课。

活动内容:学习、了解生态文明教育VIPP跨学科德育实践活动课各大单元核心主题,对当地生态文明教育开展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①活动组织保障。组建活动领导小组,每半月召开一次对接会,进一步征求意见,部署下一步工作,帮助学校相关部门领导深刻认识到此次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争取得到领导的全力支持。②组建生态文明教育VIPP跨学科德育实践活动组。在学生中广泛宣传,通过学生报名、筛选,每4名学生组成1个小组,共30个小组。其中家庭类、校园类、社会类实践活动各10个小组,采取集中和分散两种形式开展活动。③当地生态文明教育现状问卷调查。查阅文献,结合当地实际,设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的教师、学生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④指导教师收集整理各方意见,召开专题研讨会议,对方案实施的目标、内容、步骤、活动评估、注意事项等再次进行研判,进一步修订完善,保证活动顺利进行。⑤组织学生小组召开准备工作会,充分认识此次实践活动的意义,并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

活动评价:此阶段采用表现性评价,既注重过程(出勤、态度、工作),又兼顾结果(成效),更注重团队合作,以及学生与不同人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

该项目获得第3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一等奖


中国科教工作者协会会员专属文章,

以下平台可使用同一账号密码登录,点击开始同步密码

确认